當全世界以為中東局勢即將降溫時,胡塞武裝突然向以色列發射了一枚彈道導彈和3架無人機,打擊了包括特拉維夫本·古里安機場的4個目標,伊朗也發出威脅,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緊急時刻,內塔尼亞胡火速飛往美國求援,美以要密謀再炸伊朗?
新華社報道稱,7月2日,伊朗突然宣布關閉西部和中部的領空,對此,外界猜測,以色列很有可能會違反停火協議,對伊朗發起突襲,所以伊朗才這么謹慎。
伊以之間的停火協議注定是非常脆弱的,這幾天,以色列和伊朗,以及美國隔空罵戰不止,在得知第一次轟炸沒有給伊朗造成嚴重損害時,特朗普就曾威脅如果伊朗不停止核研究和談判,美國就會再次轟炸伊朗。
伊朗也毫不示弱,回懟稱,他們不能放棄核研究,如果美國敢再次轟炸,伊朗將會給予毀滅性的回應。
在美伊還在打口水戰的時候,也門胡塞武裝率先出手了,胡塞武裝向以色列發射了一枚"巴勒斯坦2號"高超音速導彈,特拉維夫機場等4個目標被命中。
這已是過去一年里胡塞武裝第300余次對以發動襲擊,盡管以色列每次都宣稱他們成功了攔截了導彈,但外界仍對此持懷疑態度。
被胡塞武裝轟炸之后,以色列隨即宣布了一則消息,稱內塔尼亞胡將在下周訪問美國,與特朗普討論地區安全合作。
外界猜測,此次內塔尼亞胡訪美,少不了要和特朗普商議如何針對伊朗核設施的事情。
伊朗對此很是警覺,路透社披露,美軍衛星近日拍到,伊朗革命衛隊將大批水雷裝船,雖然伊朗聲稱這只是"常規演練",但五角大樓猜測,伊朗很有可能隨時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因此五角大樓也連夜調遣3艘驅逐艦前往阿曼灣。
霍爾木茲海峽是海灣地區通往外界的咽喉要道,一旦被封鎖,歐洲國家的能源必定中斷,所以,美國和以色列不敢賭。
事實上,伊朗未必真想封鎖海峽,而是通過展示這種能力,逼美國重新掂量惹怒伊朗的代價。這也是一種對外的心理戰。
畢竟,全面封鎖等于自殺式襲擊,中國、印度、日本這些伊朗石油的大買家也會遭殃,到時候伊朗可能連最后的盟友都保不住。
當前,伊朗和美國之間存在的問題是,雙方根本不在同一個頻道對話。
美國想要的是“伊朗徹底棄核”,而伊朗的條件是“先解除全部制裁”。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制裁越狠,伊朗越要發展核能力;核技術越進步,美國制裁就越瘋狂。
如今連歐盟都受不了了,快被能源危機逼得踹不過氣了,但現實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還在推動對伊朗實施更嚴厲的制裁和打擊,而伊朗革命衛隊則把新導彈基地修到了海峽沿岸。
照這種趨勢下去,美伊之間還得開戰,下一次,美國勢必會制定更為嚴謹的計劃,以確保能夠一擊即中,徹底摧毀伊朗的核設施。
對于伊朗而言,要做好和美國徹底撕破臉的準備,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是正途。美以戰機能夠在伊朗領空肆意往來,就說明伊朗的領空安全是最需要加強的地方。
但伊朗再次錯失了良機。
據伊朗媒體報道稱,伊朗前空軍官員巴赫拉米稱2016年,伊朗空軍高層曾有一次徹底改變本國空軍命運的機會。
當時,伊朗曾有機會購買中國的殲-10C戰斗機,甚至計劃采購100架,組建8個現代化戰斗機中隊。如果這一計劃成真,伊朗空軍將一躍成為中東地區不可忽視的空中力量,徹底擺脫依賴老舊F-14和米格-29的尷尬局面。
但當時的伊朗總統對西方技術有著近乎偏執的崇拜,盡管美伊關系緊張導致采購美制戰機無望,但他仍將希望寄托在歐洲的“陣風”戰斗機上。
可惜,法國達索公司的報價遠超伊朗承受能力,談判無果而終。諷刺的是,伊朗既沒能買到西方戰機,又錯過了中國的殲-10C。
其實從這件事能看得出來,伊朗高層長期對中國武器抱有偏見,認為它們“不夠高端”,無法對抗美歐先進裝備。
最重要的是,伊朗始終沒有放棄過向西方靠攏,盡管美國對伊朗這么過分的情況下,伊朗都仍沒有徹底堵死和美國的談判通道。
這種立場不穩定導致的惡性循環,才是伊朗和美國,以色列沖突不斷的一大誘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