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問題,是咱們中國人心里的一塊疙瘩。說白了,就是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后,國民黨退到臺灣,從那以后兩岸就隔著海峽各過各的日子。
大陸這邊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那邊還掛著中華民國的牌子。七十多年過去了,臺灣問題一直沒解決,大陸這邊始終把統一當成頭等大事,可這事兒沒那么簡單。
除了臺灣內部有些人不愿意回歸,外部還有幾個國家老是摻和進來,尤其是美國、日本和英國。這仨國家,被咱們看成是統一路上的絆腳石。
1949年,共產黨打贏了內戰,在大陸建立了新中國,國民黨帶著殘兵敗將跑到了臺灣。當時他們想著反攻大陸,可這計劃沒多久就黃了。
這幾十年來,大陸對臺灣的態度其實挺明確的:能和平解決最好,畢竟都是中國人,不想打來打去。可臺灣那邊呢,尤其是民進黨上臺后,越來越往“臺獨”那條路上走,完全不把大陸的善意當回事兒。
和平統一是目標,可大陸也從沒說過放棄武力。如果“臺獨”勢力蹬鼻子上臉,或者外部干涉太過分,解放軍肯定不會坐著看戲。
說到外部勢力,美國絕對是跳得最高的那個。幾十年來,美國一直拿臺灣當棋子,用來遏制中國的發展。你看,美國的政策老是玩“模糊戰略”,嘴上不說一定會出兵保臺灣,可行動上從來沒停過。賣武器、派官員竄訪、搞軍演,哪樣不是明著支持臺灣?
就拿最近這幾年來說吧。2022年,美國眾議長佩洛西非要跑去臺灣跟蔡英文見面,搞得兩岸關系一下就緊張起來。中國這邊立刻在臺海周邊搞了大軍演,警告意味很濃。
2023年,美國又宣布加大對臺軍售,還派了更多美軍去臺灣訓練臺軍,連蔡英文都能借著“過境”之名跑到美國跟新議長麥卡錫見面。這還不算完,美國總統拜登好幾次“口誤”,說要是大陸動武,美國會“保衛臺灣”。你說這是口誤,誰信啊?
為啥美國這么上心?原因不復雜。第一,臺灣在地理位置上太重要了,是所謂“第一島鏈”的關鍵一環,能卡住中國的海上通道。如果臺灣回歸,美國就少了個遏制中國的抓手。
第二,經濟上,臺灣是全球芯片大戶,美國90%以上的高端芯片都靠臺灣供應。大陸要是拿下臺灣,美國的科技霸權就得打折扣。
第三,軍火生意好啊!美國老拿“中國威脅論”嚇唬臺灣,讓他們花大價錢買美國那些破舊武器。光2022年,臺灣就花了幾十億美元買美國的軍火。
說實話,美國是超級大國,軍事實力擺在那兒。可咱們也不是吃素的。解放軍這幾年發展很快,尤其在臺海這塊,美國自己都承認,要是真打起來,他們未必能占到便宜。統一臺灣,美國是頭號障礙,但咱們有信心收拾它。
日本在臺灣問題上也不消停,雖然比不上美國那么囂張,但干涉的心思一點不少。日本跟臺灣的歷史淵源挺深,1895年到1945年,日本殖民了臺灣整整50年,那段歷史留下了不少痕跡。
現在的日本,把臺灣看成是遏制中國的一張牌,跟美國的戰略綁得死死的。日本政客沒少放狠話。前首相安倍晉三活著的時候就說過,“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意思是解放軍要是動臺灣,日本不會袖手旁觀。
還有一堆日本官員,像前防衛大臣石破茂、濱田靖一,跑到臺灣去表態,說日本得為亞太地區“負責任”,要跟臺灣“深化合作”。蔡英文那邊也接茬,說臺灣是第一島鏈的防線,得跟日本一塊兒“維護和平”。
G7峰會,日本又跟著美國瞎起哄,在聯合公報里寫上“臺海和平穩定很重要”,還說反對用武力改變現狀。這話聽著冠冕堂皇,可誰不知道是沖著中國來的?
日本這么跳,一方面是真擔心中國崛起,威脅到它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美國在日本有好幾個軍事基地,真要打起來,日本想不摻和都不行。
不過,日本也就是狐假虎威,靠著美國壯膽。它的軍事實力跟中國比差遠了,真要跟解放軍硬碰硬,估計沒啥勝算。只要把美國收拾了,日本自然就老實了。
英國離咱們遠著呢,可也老想著插一腳。英國這老牌帝國雖然沒落了,但還是想在國際上刷存在感。咋刷呢?就跟著美國后面唱雙簧唄。
臺海緊張的時候,時任首相特拉斯跑去美國,跟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一塊兒指責中國軍演是“挑釁”。今年新首相蘇納克上臺,也說要“支援臺灣”,不讓現狀被單方面改變。
更離譜的是,特拉斯卸任后還跑到臺灣去,喊著“跟臺灣人民站在一起”,反對北京的“侵略”。英國還學美國,批了對臺軍售,賣了點潛艇零件和技術。
這架勢看著挺唬人,可實際上,英國在臺海問題上的影響力有限得很。它也就是想借著美國的光,在國際上撈點話語權。
英國為啥摻和?說白了,它跟美國一樣,不希望看到中國太強。臺灣問題是個好抓手,能拿來惡心中國一把。可英國離得太遠,實力也大不如前,真要動手,它頂多也就是動動嘴皮子,出不了啥力。
面對這仨國家的阻撓,大陸沒退縮,反而在軍事、經濟、外交上都下了大功夫。咱們的目標很清楚:和平統一最好,但武力也在選項里。
軍事上,解放軍這幾年進步神速。海軍艦艇數量已經是全球第一,空軍也有了殲-20這樣的先進戰機,再加上東風導彈,誰敢小瞧?臺海周邊,咱們的軍事優勢越來越明顯。美國智庫都說,要是真打起來,美國未必能保住臺灣。
經濟上,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2022年,兩岸貿易額超過3000億美元,臺灣對大陸的依賴不是一般的深。咱們要是掐一掐出口,或者制裁幾家臺灣企業,臺灣經濟就得抖三抖。
外交上,中國一直在擠壓臺灣的“國際空間”。現在承認臺灣的“國家”就剩十幾個小國,大部分國家都認一個中國原則。咱們還通過“一帶一路”拉攏各國,慢慢把美國的影響擠出去。
另外,中國跟俄羅斯、伊朗這些國家關系也不錯。這些國家都支持咱們的立場,覺得臺灣是中國的事兒,別人沒資格插手。有他們在后面撐著,美國的壓力也能分擔不少。
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還是認一個中國原則的,畢竟跟中國做生意賺錢,誰也不想得罪咱們。可美國、日本、英國這幾個例外,老拿臺灣說事兒。美國是主力,賣武器、搞訓練,還想拉著臺灣進國際組織。日本和英國跟著湊熱鬧,支持臺灣的“民主和人權”。
不過風向也在變。中國的經濟實力擺在那兒,誰都想分杯羹。所以有些國家在臺灣問題上開始低調了,不想跟中國對著干。這對咱們是好事,外部壓力越小,統一就越順當。
咱們軍事上能打,經濟上有招,外交上能拉攏人。只要這仨絆腳石別太過分,和平還有希望。要是真逼急了,解放軍也不是吃素的,必要時堅決掃除障礙。
真要走到武力那一步,代價不小,但結果沒啥懸念——臺灣肯定得回來。“臺灣是中國的臺灣,怎么解決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誰也別想插手。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