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深夜,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在朋友圈表達了他的信念:“明天又到了公布月度交付量的日子,我相信零跑的兩個成績都會很亮眼——這一切都要歸功于產品力,用戶不會買錯!”
7月1日公布的官方數據印證了朱江明的話:零跑汽車2025年6月交付量達到48006臺,同比大幅增長138%,刷新了其單月交付紀錄。2025年上半年累計交付221664臺,穩居中國造車新勢力品牌首位。
當市場仍在探討新勢力如何生存時,零跑汽車憑借扎實的產品口碑與亮眼的銷量表現,在國外市場反向合資創新模式,改寫中國車企出海路徑,在國內市場則成為當前理性消費時代趨勢下的代表性品牌。
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6月30日發布朋友圈。
連續4個月登頂:理性消費的“零跑現象”
6月的銷量躍升并非偶然。實際上,這是零跑汽車自2025年3月以來連續第4個月蟬聯新勢力月度銷量冠軍。其歷史累計交付量也于6月18日突破80萬臺大關,百萬輛里程碑近在眼前。
零跑汽車的全球化布局同樣進展迅速。2025年前5個月,零跑汽車以超過17200臺的出口量位居新勢力出海首位;計入6月數據后,上半年出口領先地位已無懸念。在準入標準嚴苛的德國、英國等10個歐洲國家,零跑均取得了新勢力品牌銷量冠軍的佳績,且其海外銷量的84%由歐洲本地消費者貢獻。
2025年前5個月零跑汽車以超過17200臺的出口量位居新勢力出海首位。
當傳統車企仍在為適應歐洲復雜的認證體系而努力時,零跑汽車憑借“中國技術+歐洲渠道”的模式打入歐洲市場。T03車型以每公里續航成本僅82歐元的優異表現,被德國媒體評價為“里程性價比冠軍”。
當前,2025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進入由“價值理性”主導的新階段。消費者對于過度配置的營銷宣傳日益謹慎,轉而更加注重實際的用車體驗與成本效益。零跑汽車恰恰憑借“核心技術全域自研”的戰略,有效打破了用戶對“高溢價電動車”的顧慮。
這場逆襲,印證了朱江明的觀點:在用戶用訂單投票的時代,產品實力才是贏得市場的根本保證。
堅持長期主義的實踐樣本
零跑汽車的成長歷程并非一帆風順。公司創立于2015年,其首款車型S01曾因設計爭議年銷量不足千臺,一度被媒體稱為“墊底新勢力”。當同行紛紛追逐融資風口時,朱江明選擇了看似更為艱難的道路:將占整車成本65%以上的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從核心三電系統到中央電子電氣架構,零跑汽車堅持核心技術的全域自主研發,甚至包括雨刮車燈等細節也力求自給自足。這種對技術自主的執著追求,曾被視為效率不高且充滿風險。
然而,在2022年行業遭遇嚴重芯片短缺危機時,其價值得以凸顯——當眾多車企因供應鏈斷裂被迫減產時,零跑依靠自主研發的凌芯01芯片有效保障了產能的穩定性。
長期主義的另一重要體現,是對用戶價值的極致關注。當增程式混動(EREV)市場普遍標榜200公里純電續航時,零跑推出了純電續航達300公里級的超級增程技術,以“多用電、少用油”的理念直擊用戶的續航焦慮痛點。其四葉草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本屬于30萬元以上高端車型的配置,零跑將其應用于20萬元級別的產品中,在實現算力提升30%的同時,將線束長度減少了20%。
這種“技術普惠”的理念逐步重塑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零跑汽車于2023年實現毛利率轉正,至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已攀升至14.9%。銷量與盈利能力的同步穩健增長,有力回應了外界關于其“僅靠低價換取市場”的質疑。
如今,零跑的核心市場策略可以概括為“精準定位優勢區間”,2026款C16車型的成功便是典型案例。當競爭對手集中布局競爭激烈的中大型SUV市場時,零跑敏銳地捕捉到20萬元以內六座新能源SUV的市場空白——該區間僅有如eπ008等少數競品,傳統燃油車如傳祺GS8難以構成實質性威脅。C16以全球首創的MPSUV(融合MPV與SUV特性)設計理念,結合了MPV的大空間與SUV的通過性,精準滿足了多孩家庭的出行需求。上市后迅速創下“在20萬元以內每售出10臺六座SUV,其中7臺是C16”的細分市場主導紀錄。
2026款C16車型。
零跑汽車快速的技術迭代能力同樣值得關注。新款C16僅用一年時間便完成了70余項升級:5座版本獨創“電動一鍵大床模式”,2米純平空間可瞬間轉換為露營空間;6座版本新增第二排橫向電動調節功能,顯著提升了老人與兒童上下車的便利性;激光雷達、FSD(全場景智能駕駛)等高階配置被下放至中配車型,而頂配車型價格仍嚴格控制在18萬元以內。
這種“技術持續升級與價格嚴格把控”的組合策略,本質上是對大眾消費心理的精準把握。零跑深知10萬-20萬元價格區間需要“產品組合式覆蓋”,通過B系列轎車與C系列SUV構建完善的產品矩陣:6月開啟預售的B01車型切入10萬-15萬元智能純電轎車市場;7月即將上市的新款C11則進一步鞏固其在中型SUV市場的地位。
B01車型6月已開啟預售。
反向合資:改寫車企出海規則
零跑汽車的全球化進程,始于一場顛覆傳統的“輕資產革命”。2023年10月,全球汽車巨頭斯特蘭蒂斯集團宣布以15億歐元注資零跑汽車,此舉引發行業震動——一家中國新勢力車企被跨國巨頭“反向入股”。
雙方合資成立的零跑國際(Leapmotor International),采用51%:49%的股比結構,由Stellantis主導海外市場的渠道建設與售后服務,零跑則專注于技術與產品研發——這種分工模式徹底改變了以往中國車企依賴“重資產建廠”的出海路徑。
合資帶來的效率優勢立竿見影。零跑國際成立僅4個月,便在13個歐洲國家同步啟動了C10與T03車型的交付。截至2025年6月,銷售網絡已覆蓋24個國家,擁有超過600家網點。在零部件供應方面,依托斯特蘭蒂斯在歐洲的140個物流中心,實現了“一日三配”的高效保障。
該合資模式更深層次的戰略價值在于強大的本土化能力。斯特蘭蒂斯的底盤工程團隊直接參與C10車型的調校,使其更適應歐洲復雜的路況;其成熟的金融保險體系也被直接復用,有效解決了服務本地化的核心難題。
這種“借船出海”的模式正加速推動零跑產品的全球化進程。B系列首款全球車型B10計劃今年第四季度登陸歐洲市場,未來3年零跑國際計劃每年至少推出一款面向全球市場的新車型。
零跑汽車“橫掃”歐洲。
從累計交付80萬輛邁向100萬輛的征途上,零跑汽車的崛起深刻契合了汽車產業邏輯的演進趨勢。當資本市場的狂熱逐漸退潮,唯有對核心技術的深耕和對用戶需求的敬畏,才能支撐企業穿越發展周期。
朱江明那句“用戶不會買錯”,既是對自身產品實力的自信宣言,也是對行業浮躁風氣的深刻警示。在價格戰頻發、配置競賽加劇的當下,零跑汽車以連續4個月的市場領先地位證明:理性消費時代的最終贏家,終將是那些甘坐冷板凳、潛心創造真正價值的企業。
文/林子 圖/企業供圖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柳寶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