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當街被揍,為什么圍觀群眾無人上前阻攔,還拍手叫好?
事出反常。
不一定有“妖”,還可能是有“禽獸”出沒。
這幾天,一段幾十秒長的視頻,突然在網上刷屏。
人來人往的馬路邊,只見一個中年男子,正憤怒地扇打著地上蹲坐著的另一中年男子。
被打的男子,全程沒有任何反抗。
只是嘴里不停求饒說著:誤會,誤會……
看他這“可憐兮兮”的樣子,還真以為冤枉他了。
直到聽到揮拳男子那句聲嘶力竭的控訴:
“我女兒才十二歲,他帶著我女兒去開房!”
原來,是一個女孩的父親,正在為自己的孩子討公道。
難怪全程抱頭,都不敢反抗一下,原來都是心虛在作祟。
視頻剛出來的時候,網傳說法有兩個版本:
第一,該男子是一位武術教練,借著教學名義騙人。
第二,受害者不止一個,還有其他女孩。
不過,這些說法都被警方辟了謠。
事實上,該男子并非武術教練,而是四川眉山當地一無業男子,今年已經38歲。
游手好閑的男子,通過某音認識了12歲女孩曾某某,隨后兩人加了微信聊天。
誰知,剛認識一天,男子便主動約小女孩出來見面,時間還選在了大晚上。
歹毒+齷齪+禽獸心思,昭然若揭。
萬幸的是,畜生沒能得逞,悲劇沒有發生。
兩人剛見面,就被暗中跟隨的女孩父母,當場攔截。
后面,就是視頻里大家看到的“高能”場面了。
事實雖有所出入,這件事卻沒有任何反轉。
因為一個38歲的男子,對一個12歲的未成年生出的惡念是真的。
因為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發現,誰也不敢想象會出現怎樣可怕的后果。
警方通報,目前該男子已被抓獲,報應不爽。
可當一個施暴者被按在地上的時候,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還有多少正藏在黑暗中呢?
我們觸及不到的角落,還有多少畜生,正伺機而動呢?
無獨有偶。
就在上個月20號,臺灣新北,一個42歲的男子被警方成功抓獲。
罪名:涉嫌誘拐16歲少女。
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女孩原本在當地一所較好的高中讀書,4號那天,放學后卻沒有像往常一樣回家。
電話不接,手機關機,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
家人心急如焚,當警方調取攝像頭,里面的畫面卻讓他們怎么也想不到。
不僅輾轉多個火車站,而且中間多次變裝。
最后的監控畫面里,女孩是和一個中年男子消失在一家旅店的門口。
原來,女孩和男子江某是通過交友軟件認識的。
江某每天甜言蜜語攻擊,直到那天,把女孩哄騙出來逃學私奔。
更讓人憤怒的是,男子已婚已育。
不僅是一位丈夫,還是另一個孩子的父親。
讓我匪夷所思的,是評論區看到的更惡心的“真愛論”。
一個42歲的已婚已育男。
一個16歲涉世未深的少女。
真愛,從何而來?
16歲的不懂事,難道42歲的也不懂事,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犯罪嗎?
無恥下流者,永遠可以為自己的罪惡找借口。
約12歲的女孩出來,說是“誤會”。
哄16歲的女孩私奔,說是“真愛”。
而上一個所謂“真愛”故事的爺孫戀女主角,已眾叛親離,已精神失常。
17歲在“花言巧語”的哄騙下做出的錯誤抉擇。
27歲,還在承受那個惡果。
因為,一個成年人對一個未成年的許諾,從不是蜜糖,而是不定時炸彈。
年齡,閱歷的不對等被包裝的再好。
那也不是倫理道德范圍內的“真愛”,而是在違法,在犯罪。
曾刷到過一個無比窒息的帖子。
內容是,一個姑娘在向另一半分享“美食”的情侶日常。
標題是:我要穩穩的幸福。
到這里一切都還正常。
再往下看,卻是忍不住嘆息。
“07和85真的有可能。”
帖子發于去年2024年,07年出生的女孩,都還沒到18歲。
所以,寫到這里,我們不得不去思考一個問題。
也是這類事件中很多人從未細想,卻最可怕最讓人擔心的問題。
一個12歲的小女孩,怎么會那么輕易被一個陌生男人騙出去?
一個16歲的少女,怎么會那么輕易和一個中年男子去“私奔”?
一個17歲的小姑娘,怎么會認定自己和一個39歲的男子有穩穩的幸福?
當越來越多的孩子,被越來越低廉的代價,誘騙離開安全區。
為人父母,也真的該重視了。
要知道,年紀小,分辨能力弱,價值觀不成熟,加上缺愛,都很容易讓孩子的心理防線生出巨大裂縫,讓禽獸有可乘之機。
加上互聯網時代,智能機早已普及。
孩子們接觸的世界越來越復雜,也變得越來越早熟。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家庭愛的教育還有性教育,卻沒能及時跟上。
那些被20元紅包,被一杯奶茶,被一個紅棗開花饅頭,被幾句糖衣炮彈就“打動”的孩子。
她們真正缺失的不是錢。
而是來自父母的看見,珍視,理解和接納。
而是正確的性教育和愛的教育。
21世紀的今天,還有多少家長依然談性色變,永遠羞澀,逃避性教育的話題。
可事實是,禽獸永遠不會嫌孩子太小。
我們的態度越坦然,孩子也越能自然的去接受。
“真正的性教育不是讓孩子恐懼世界,而是賦予他們識別危險、保護自己的智慧與勇氣。”
同時讓他們始終相信,無論發生什么,家都是最安全的港灣,家人都是最大的底氣。
隔絕危險最堅固的圍墻,是每一個孩子內心早就牢固建立的警覺,自尊與自信。
從小就幫她們樹立性別意識。
要讓她們知道網絡世界藏著太多戴著面具的惡魔。
要讓她們明白那些小恩小惠從不是蜜糖而是砒霜。
當家長關注好孩子的每一步成長。
平臺也必須用技術手段為孩子們筑起“護城河”。
讓那些異常的“互動”扼殺在搖籃。
法律之劍也必須高懸,抓到必須嚴懲。
讓那些心思不純的壞人,不敢再向孩子們伸出他們的黑手。
每個孩子都生活在陽光下的愿景。
永遠需要我們所有人去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