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少華
編輯 | 李昊飛
出品 | 華山論劍V(iauto-ilife)
休假一周,感覺汽車行業的格局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一,是小米YU7的上市;其二,是多家車企在7月1日搶著發布半年報。
本來,小米YU7這款車預熱已有一段時間,無論產品力還是大致定價,基本已是“明盤”。只是沒想到,最后讓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其訂單——3分鐘訂單20萬,1小時近30萬,24小時內鎖單24萬輛。
盡管里面有很多想賺一筆就跑的“黃牛黨”,或許還有刷單的成分,但即便打個對折,這個數據依然驚人。
雖然這個讓人三觀炸裂的新聞已是發生在幾天前,但它對汽車行業的影響絕非幾天時間就能消化掉——在華為和小米流量巨頭的轟炸下,傳統主機廠的市場工作應該怎么做?當下,品牌還要不要種草?有限的費用是不是都要用來投流?甚至,如何活下來?……
諸多問題,困擾大家。
一邊,當下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是存量市場,從2013年開始就一直維持在2000多萬輛,沒有太明顯的增長,品牌之間的銷量此消彼長;另一邊,是以小米為代表的跨界車企通過無可復制的流量和品牌認知度進行“降維打擊”,進一步壓縮了傳統車企的生存空間。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整個汽車產業都不得不面臨關于生存和發展的深層拷問——當流量成為新“貨幣”,技術長跑者該如何守住自己的“城池”?
結果并非如想象中悲觀。
從上半年的銷量結果來看,長期主義者依然是主力贏家。比如深耕新能源車市場的比亞迪,上半年實現累計銷量約214.6萬輛,同比增長33%,持續領跑全球新能源汽車賽道。
另外,不斷逼近比亞迪的吉利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超140.9萬輛,同比增長47%。其中,新能源車銷量達72.52萬輛,同比增長126%。吉利汽車表示,鑒于上半年強勁銷售表現,決定將全年銷量目標由271萬上調至300萬輛。
再比如長安。長安汽車上半年度業績:1-6月全球累計銷量達135.5萬輛,同比增長6.8%,創2018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44.8萬輛,同比增長52.3%。
得益于好的業績,長安汽車與東風的合并重組暫告一段落,兵裝汽車業務分立為一家獨立中央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這一方面說明,長安自主品牌的發展得到了中央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獨立后的長安,可以更加市場化和快速決策,對于未來發展是非常大的利好。
同樣“行穩致遠”的還有奇瑞。上半年,奇瑞集團共銷售汽車126萬輛,同比增長14.5%。其中,銷售新能源汽車35.9萬輛,同比增長98.6%。
可以說,比亞迪、吉利、長安和奇瑞,這四大車企已經成為中國品牌的“名片”和“壓艙石”,無論是銷量、增速還是新能源占比,都在持續提升。
相比之下,新勢力的突破難度在加大。
表現最好的是零跑汽車,6月銷量達到48006輛,同比增長138%;上半年,零跑汽車共銷售22.2萬輛,連續4個月位列新勢力第一。
小鵬汽車緊隨其后,6月銷售34611輛,同比增長224%;連續8個月交付超3萬輛。
理想汽車受“9系大戰”的影響,6月銷售36279輛,同比下滑24%;上半年共銷售20.4萬輛但累計交付已達133萬輛。
蔚來汽車6月銷售24,925輛,同比增長17.5%;其中,蔚來品牌交付新車14593臺,樂道品牌交付新車6400臺,螢火蟲品牌交付新車3932臺。
另外,阿維塔、嵐圖汽車等月銷依然維持在萬輛左右,屬于穩健性選手……
事實上,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屬于新勢力的時間窗口已經在逐漸關閉,在這輪競爭中,如果沒有背靠“大集團”,日子可能都會有些難過;如果到現在還沒有建立自己的品牌“護城河”,那么,基本可以提前宣告出局。
因為,在淘汰賽階段,盈利能力將成為下一階段能否存活下來的關鍵。今年,包括蔚來、小鵬和小米等企業都提出了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標。
在“價格戰”屢禁不止的當下,坦白說這個目標并不容易。但市場不相信眼淚,這也是不少企業在整合品牌、資源和優化內部組織架構和人員的原因所在。
但也不用過分焦慮。
有人說,當下,長期主義已經變成一個“貶義詞”,也逼得一直崇尚長期主義的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公開回應:“個人可以有理想主義,企業不能有。做企業要有長期主義,也要有短期執行。蔚來相信的東西不是二元對立,而是二元統一。”
很多人,其實很喜歡蔚來的調性和品質感,又恨其在銷量上“不爭”。但現實是,如果蔚來真的放棄自己在產品上的堅持,這批人又會不會繼續喜歡它呢?
過去,很多企業是品牌營銷跑得太快、太遠,而產品或服務跟不上;如今,很多企業是產品和服務有了長足進步,但品牌建設沒有跟上。
以至于,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向外界解釋“自己到底是誰”,又或者,他們自己其實也不知道。
這就是產品嚴重同質化和“內卷”的根源。
現在,由于利潤的降低,很多企業大幅削減市場營銷費用,甚至對公關部門也有ROI的考核,甚至要與線索和成交相掛鉤。從表面看,嚴格考核機制本身無可厚非,但實際上,卻是企業各方不敢擔責的一種體現。
當汽車變成和日用品一樣,只在直播間叫賣的時候,就只剩產品價值,沒有品牌價值。
而人人羨慕的小米汽車,之所以能夠賣出讓人三觀炸裂的訂單,恰恰就在于,包含企業家IP在內的品牌價值。
從這個意義上說,汽車企業不僅要堅持做品牌,而且要把品牌提升到更高的維度,升級為全公司共同努力的戰略高度,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場“淘汰賽”中,守住自己的“城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