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上波斯一直是個大國,最強大的時候是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即使到了19世紀,仍然占據著亞歐分界的高加索地區。可是現在高加索地區早就不屬于伊朗了,這里有好幾個獨立的國家,如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等。那么,歷史上的伊朗為何將這一地區丟掉,是誰將昔日的波斯帝國打翻在地的呢?
一、遭遇挑戰
波斯的薩法維王朝滅亡后,伊朗高原出現了群雄割據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來自愷加部落的首領阿迦·穆罕默德·汗起兵,通過長期的征戰,最終實現了統一。之前介紹過阿迦·穆罕默德·汗,他幼年時遭受宮刑,后長期成為人質,但卻堅忍不拔,最終創建了愷加王朝。不過,阿迦·穆罕默德·汗為人殘暴,且不斷進行對外征服。
雖然阿迦·穆罕默德·汗在征戰時被人刺殺,但是高加索地區被他納入波斯的勢力范圍。然而沒過多久,圍繞著格魯吉亞問題,波斯就遇到了一個強大對手的挑戰!格魯吉亞原本是波斯的屬國,后卻被俄國吞并。當時的波斯國王是法特赫·阿里沙,他對此非常不滿,于是在1804年遠征格魯吉亞,與沙皇俄國爆發了戰爭。
二、兩度交戰
裝備落后的波斯軍隊根本不是俄軍的對手,向英、法求援又遭到了拒絕。1813年,俄軍打到了波斯的大不里士,波斯被迫同意簽訂《古利斯坦和約》。按照條約的規定,波斯將達吉斯坦、格魯吉亞等領土給俄國,并不得在里海設置海軍。波斯的這款條約相當于清朝的《南京條約》,波斯的半殖民化從此開始。
和平條約雖然簽訂,但問題尚未徹底解決,被侵略者心中不服,想要復仇,而侵略者十分貪婪,還想獲得更多的領土。1825年,俄軍出兵占領了《古利斯坦條約》中未定歸屬的哥卡地區,引起了波斯的不滿,于是波斯在第二年向俄國發起了進攻。交戰之初,波斯軍隊取得了一些勝利,收復大片失地,但沒過多久戰場形勢就發生了變化。
三、再簽條約
面對俄軍的大舉反攻,波斯軍隊又一次敗下陣來,還丟掉了大片領土,而俄軍長驅直入,距離德黑蘭已經很近了。在這種情況下,波斯只得同意談判,并在1828年的《土庫曼查伊條約》上簽字。伊朗被迫將埃里溫、納赫奇凡等割讓給俄國,還得向俄國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對俄的商品只能征收5%的關稅。
至此,波斯的的半殖民化進一步加深,再也沒有與俄國較量的能力。之后,英國又接踵而來,在波斯取得了不少特殊權益,還一度派兵入侵。波斯已經完全淪為英國、俄國的勢力范圍,南部屬于英國,北部屬于俄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沙皇俄國從波斯手中奪取了高加索地區,從而形成了今天伊朗的版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