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法之名》最新的劇情中,半睡半醒、后知后覺的李人駿突然支棱了起來。
隨著萬海案的塵埃落定,所有人腦子里繃緊的弦終于放松了。
指導(dǎo)小組撤回解散,洪亮萌生退意;謝鴻飛金條風(fēng)波平息,死里逃生后氣焰更加囂張;蘭景茗眼看大案完結(jié),趁機撈取政績;禹天成大仇得報,盤算著重返東平;陳勝龍滿腹算計,為了銅鎳礦與恩師翻臉。
萬海案的宣判,像是解除了封印、卸下了枷鎖,一時之間,各方大佬你方唱罷我登場,該慶功的慶功,該內(nèi)訌的內(nèi)訌。
此時的東平,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李檢在抗訴。
謝鴻飛老家雞窩里的金條,張文菁釋放時的靈魂拷問,洪亮憤怒的貼臉輸出,生日宴上不請自來的天龍集團。
在大腦宕機了兩年多后,李人駿終于像華生一樣,發(fā)現(xiàn)了萬海案的盲點。于是,一邊找到萬海促膝長談,一邊督促謝鴻飛調(diào)取王彧的通話記錄。
重新找回自己的李人駿,當機立斷、決定抗訴。
李人駿重新找到了坐標,謝鴻飛立馬就坐不住了。畢竟,作為萬海案的主辦檢察官,他自然知道這樣人為制造的案件,架不住分析、經(jīng)不起調(diào)查。一旦李人駿決定親自查案,必然會順藤摸瓜、刨根問底,分分鐘就能接近真相。
謝鴻飛感到后背發(fā)涼,于是火急火燎地找到陳勝龍與程子健。但是,陳勝龍卻是滿臉淡定、從容不迫,看著風(fēng)景侃大山,吃著火鍋聊著天。
反觀謝鴻飛,完全是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
陳勝龍之所以百般從容、萬般淡定,自然有他的邏輯。按照他的說法,這萬海案的棺材板早已經(jīng)釘?shù)盟浪赖摹<词估钊蓑E決定抗訴翻案,也是竹籃打水、徒勞無功。
氣急敗壞的謝鴻飛,決定退回金條和銀行卡。但是,陳勝龍依舊不急不躁、滿臉堆笑。
謝鴻飛與李人駿,一個鬧著翻臉,一個鬧著翻案,一個要掀桌子,一個要砸場子。這前后夾擊、腹背受敵的困局,陳勝龍為什么卻始終不慌不忙呢?
對于謝鴻飛而言,既然是賊船,必定是上船容易下船難。所以,陳勝龍才不急不躁。但是,李人駿既然決定抗訴,一旦成功翻案,陳勝龍們必然是在劫難逃。
那么,陳勝龍為什么沒有感到恐懼和不安呢?
答案藏在他的一句話中。
在謝鴻飛慌慌張張地帶來李人駿試圖翻案的消息時,陳勝龍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案子查到現(xiàn)在,有誰敢說萬海不是黑社會?!”
陳勝龍雖然是混混出身,但是在禹天成的教導(dǎo)下,卻對官場的運行法則一清二楚。他比誰都明白,隨著萬海案的審結(jié)宣判,這起案件已經(jīng)是經(jīng)過了官方的蓋棺定論。
李人駿抗訴翻案就是官方打臉,何況還是打的整個海東省政法系統(tǒng)的臉。畢竟,萬海案是業(yè)界的標桿、領(lǐng)導(dǎo)的臉面、公檢法的KPI、無數(shù)人的ATM。
因此,李人駿的翻案,別說陳勝龍不同意,就是江旭東、蘭景茗們也不會答應(yīng)。
畢竟,這樣一起轟動全國的掃黑除惡大案,最終變成了徇私枉法的冤假錯案,你讓海東省的一眾政法干部情何以堪?
陳勝龍正是摸透了領(lǐng)導(dǎo)的心理,所以才會輕描淡寫、從容應(yīng)對。畢竟,經(jīng)過了萬海案的洗禮,所有案件的相關(guān)人員早就形成了利益的共同體。
如今,忽然有人站出來說這起標桿性的案件抓錯了人、判錯了案,這必然會讓所有利益相關(guān)方緊緊抱團、一致對外。
辦錯案件、成功翻案,是對原辦案人的否定,必然也會成為他們的污點。為了聲譽和仕途,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江旭東、蘭景茗們會不自覺地成為翻案的阻力和障礙。
事實上,剝離了警察、檢察官、法官的職業(yè)屬性和濾鏡光環(huán)之后,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樂、人情冷暖。他們也會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謀劃事業(yè)和前途。
即使是洪亮這樣一身正氣、滿腔熱血的人,在發(fā)現(xiàn)自己可能辦錯了槍擊案之后,也會陷入內(nèi)疚和不安。能夠像喬振興一樣,“以至公無私之心、行光明正大之事的人向來都是稀有生物。
知錯就改從來都是例外,只有一錯再錯才是常態(tài)。年少時看《大宋提刑官》,總是嘆息痛恨于刁光斗、吳淼水們的武斷;如今再細品卻發(fā)現(xiàn),這才是真實的官場,而白賢、宋慈式的主動認錯、自我糾錯恰恰只會出現(xiàn)在劇集中。
正如萬海案這樣的驚天冤案一樣,一旦案件完成了刑拘、逮捕、起訴、判決的全流程之后,辦案人與案件之間,辦案人與辦案人之間,就會自動地形成深度的利益捆綁,而親親相隱、官官相護,更是進一步加劇了翻案的難度。
例如,作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偵破難度不大、案情其實也不復(fù)雜。然而,就是這樣一起相對簡單的案件,最終卻要通過進京告御狀、滾釘板的方式來翻案,個中緣由就是官員之間的利益捆綁。
當時,余杭知縣劉錫彤先入為主地判定案件性質(zhì)為“通奸謀命”。此后,浙江當?shù)啬酥镣l(xiāng)官員,為了照拂鄉(xiāng)黨的臉面和仕途,一再罔顧事實、堅持原判,最終不得不鬧到了慈禧太后面前。
天下事無非八個字——常理、人情、正氣、公心。然而,從古到今,為親者隱、為尊者諱的案例卻比比皆是。翻案的阻力往往都不在于案件本身,而是在案件之外。
李人駿翻案,難于上青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