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明孝宗朱佑樘被后世譽為一位“好人”和“好皇帝”,這樣的評價在大明的皇帝當中算是相當難得的。但這位被史書稱作“弘治中興”締造者的皇帝,真的做得那么完美嗎?他所帶領的大明真如歷史所言,進入了中興的黃金時代嗎?又或者,他的兒子朱厚照真如人們所說那般“荒唐不堪”嗎?今天,本文將詳細解讀這一問題。
皇帝,畢竟是人,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欲,也難免犯錯。犯錯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明知錯誤卻不改正。而大明后期的幾位皇帝,嘉靖和天啟便是典型的例子,明知自己有錯,卻始終沒有改過自新。不過,原本在史書中有著無數美譽的明孝宗朱佑樘,似乎也在這一點上犯了錯。
首先要提到的便是“京營占役”問題。京營是朱棣為了保衛京畿而設立的部隊,其精銳程度曾是大明的驕傲。雖然在“土木堡之變”后,京營的戰力大幅削弱,但在于謙的整頓下,京營的戰斗力又得以恢復。然而到了成化年間,京營卻被頻繁拉去做苦役,特別是在朱佑樘即位后,他意識到京營占役弊端嚴重,便立刻下旨廢除這一政策。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朱佑樘不僅恢復了這一制度,甚至比他父親做得更加極端,京營不僅被用來參與皇家和公共工程建設,連一些與皇室無關的項目也都讓京營承擔了勞動。
弘治六年,朱佑樘更是調動三大營的官軍來修建其岳父張巒的墳墓、仙游公主的陵墓等工程,甚至修理了玄武門、金水河等地的設施。到弘治十年,工程還沒有停歇,京營士兵被派去為丈母娘修房、為神樂觀建造、為重慶大長公主修墳。不斷膨脹的工程項目讓京營的士兵疲憊不堪,直接導致了逃役的現象。
實際上,這種做法帶來的后果遠比想象的嚴重。弘治十三年,監察御史劉芳就曾上奏,指出“京師根本之地而軍士逃亡者過半”,也就是說,近一半的京營士兵已經開始逃避服役。曾經的精銳部隊,淪為了一支毫無戰斗力的“工程隊”。這種情況甚至延續到朱厚照即位后,直到他開始整頓京營,才讓這一局面有所好轉。
朱佑樘在處理外部威脅時的表現也同樣令人失望。大明的皇帝們大多有著較為強硬的外交政策,不論是朱元璋還是朱棣,都是屢次強硬出擊。然而,在朱佑樘統治時期,邊疆防務明顯松懈,尤其是九邊防線更是屢遭侵擾。弘治十四年,朱佑樘命令出征河套,組織了十萬大軍,卻僅僅斬殺了12個敵人,而這一點也被史書上的大臣們譏笑為“恥辱”。此外,遼東的邊軍幾乎喪失了任何攻擊性,常常只能看著敵人侵入而束手無策。
更令人大失所望的是,朱佑樘對外戚和宗親的過度縱容。在他心中,皇室親戚與外戚得到了極為優厚的待遇。兩個小舅子被封為侯爵,他的岳父張巒則被授予國公的高位。更夸張的是,丈母娘的房子甚至動用了京營士兵,而這兩個小舅子則四處兼并土地,瘋狂漲租。即便如此,朱佑樘始終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來制止他們的肆意妄為。對于宗親們的要求,他幾乎是“來者不拒”,只要有請求,便給予滿足。這種溺愛外戚的做法,直接導致了大明中期土地兼并嚴重化。
盡管朱佑樘在個人生活上比較節儉,不張揚,但他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嗜好,那就是齋醮。這一嗜好令他將大量財政資金用于宗教活動,從弘治八年開始,他便迷上了齋醮,開始大量動用國庫和內庫的資金來支撐這一愛好。甚至在弘治十六年,戶部曾上奏報告,稱“妝造武當山等處神像,費用不止千數”。這種宗教開支加重了國家的財政負擔,也使得大明的國庫空虛,甚至在朱佑樘去世時,留給國家的僅剩下不到一百萬兩白銀,遠遠不夠處理喪葬事宜。
朱厚照的即位標志著這一切的轉折。盡管他曾看著父親朱佑樘的做法而感到不滿,但作為兒子,他也無法直接改變父親的決定。直到父親去世后,朱厚照才開始處理這些“后遺癥”。他立即下令暫停京營占役,開始著手整頓京營,恢復了部隊的訓練和戰斗力。同時,他也積極加強了邊防,重視九邊的防務,將大明的邊防情況逐步恢復到正軌。
在處理宗親和勛貴方面,朱厚照與父親完全不同。他嚴厲限制了宗親和勛貴的土地與資源分配,多次拒絕他們的索取,并開始清理軍屯和私藏的土地。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朱厚照成功地減輕了國家的財政壓力,也減少了土地兼并的現象,為大明恢復了生機。
總結來說,朱佑樘雖然在個人操守和節儉方面展現了可貴的品質,但在治國理政上卻缺乏遠見和應有的擔當。他過于縱容外戚,忽視了國家的長期發展。而朱厚照雖然個人生活頹廢,但在解決父親遺留下的問題時,表現出了強烈的行動力和決心,甚至比父親更有治國的眼光。可以說,朱厚照在許多方面超越了父親,成為了真正的“大明復興”的推動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