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香軟甜糯,煮著吃、蒸著吃、磨面做窩頭,老少吃著都舒坦。
可有人吃玉米鬧肚子、胃脹,甚至胃里結(jié)“石頭”,咋回事?先說說不適合多吃玉米的人。
腸胃差的人要小心。玉米皮硬、纖維粗,胃潰瘍、腸梗阻患者吃了,胃黏膜容易被刮得疼,老人腸胃蠕動慢,吃多了也脹得慌。糖尿病患者別貪甜。
甜玉米含糖量高,吃一根血糖蹭蹭漲,糯玉米相對好點,一次也別超過兩根。
缺鐵貧血的人得忌口。
玉米里的植酸會“抓”住鐵,身體吸收不了,越吃越難補。對玉米過敏的人少碰。雖少見,可有人吃了起皮疹、喘不上氣,得測過敏原才知道。
想增肥的人別多吃。玉米扛餓但熱量低,當主食吃多了,肚子飽了肉沒長,反而耽誤增肥。再說說玉米的“死對頭”。
頭一個是柿子。柿子里鞣酸多,和玉米的淀粉、蛋白一攪和,胃里像和泥,慢慢結(jié)成塊。北醫(yī)三院有位老人,連著幾天吃玉米配柿子,胃里結(jié)了6公分的結(jié)石,疼得直打滾。
第二個是海帶。海帶含鈣鎂,玉米有植酸,倆一撞成硬塊,腸道排不出去,有人吃完玉米燉海帶,拉得腿發(fā)軟。
還有紅薯和田螺。
紅薯淀粉多,和玉米搭著吃,肚子脹得像鼓;田螺含維生素A多,和玉米同吃,容易補過了頭。
有人想,錯開時間吃總行吧?
難!胃排空慢的人,吃玉米兩小時,胃里還沒消化完,這時候吃柿子,剛好撞上鞣酸,結(jié)石該長還是長。
玉米也有“好搭檔”。配黃豆、黑豆最妙。
玉米缺賴氨酸,豆子剛好補上,營養(yǎng)更全乎,東北大鍋菜愛放玉米配豆子,老祖宗的法子有道理。煮玉米也有講究。
別把皮全剝了,留一兩層,香味鎖得牢;水里撒點鹽和小蘇打,煮出的玉米又軟又糯,比光用水煮香多了。還有個容易忽略的坑。
有人愛喝玉米須水降血壓,可要是正吃利尿藥,鉀流失快,容易心慌、腿軟。南京有個小伙,連喝兩周玉米須水,健身時暈倒,一查是低鉀血癥。
玉米本身沒毛病,淀粉多、升糖慢、纖維足,控血糖、調(diào)膽固醇都管用。
問題出在“瞎搭配”“瞎吃”。胃不是鐵打的,吃錯了它就鬧脾氣,脹氣、反酸、結(jié)石,哪樣都不好受。有人問,到底咋吃玉米才對?
記倆點:別和柿子、海帶、紅薯搭;胃不好的人,吃玉米和高鞣酸水果留點間隔。柿子選軟透的,鞣酸少一半;玉米一周吃三四次,一次一根,別當飯頓頓啃。
食物相克不是中毒,是讓身體多受累。本來能順順當當吸收營養(yǎng),偏要繞彎子處理“后遺癥”,何苦呢?
吃飯吃的是舒服、健康,不是比誰吃得稀奇。玉米是好食材,找對搭檔、看準人吃,才能發(fā)揮它的好。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每天分享飲食小知識,少踩坑、多健康。
注:本文僅供參考,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y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