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起華北、黃淮多地要遭大暴雨!玉米正拔節,這場雨來勢兇。玉米桿這會兒正長個兒,經不起大風亂晃、雨水猛灌。
往年有老鄉覺得“玉米抗澇”,結果積水泡壞根,減產兩成多。山區地塊排水難,重點挖“之字溝”,讓雨水順著坡勢走。平原地要搶在雨前培土,把玉米根周圍的土堆高3指寬。
低洼湖區的玉米田,趕緊備塑料布,雨大時蓋壟溝防倒灌。
有人說“下透雨是好事”,但玉米根淺怕泡,這事得細琢磨。老把式看天有經驗:“云壓山尖要防汛,玉米擺葉早固根”。現在就檢查田里的排水渠,別等水漫上來才著急扒土。
塑料布、鐵絲、木樁,這些護苗材料趕緊拉到地頭備著。暴雨帶風最危險,玉米稈中間綁竹竿,3根扎成三角架。村里張大爺去年沒加固,6畝玉米倒了一半,損失慘重。
噴葉面肥要抓緊!雨前3天噴磷酸二氫鉀,壯稈抗倒伏。別信“莊稼靠天收”,提前防才能少遭罪。
家里有青壯年的,趕緊叫回來幫襯,別耽誤農時。農技站這兩天電話都打爆了,不懂就問別硬扛。玉米地旁邊的楊樹、槐樹,過高的枝杈該剪就剪,防風阻。
雨后千萬別立刻進地,泥土黏腳易傷根,等晾半干再動。
低洼處積水超過12小時,玉米就會“悶根”,必須爭分奪秒排。我個人覺得,防災就得算細賬,一時偷懶可能毀一季。村里可以組織互助隊,誰家勞動力少,大伙兒搭把手。
記住!暴雨前封好壟,雨后清好溝,玉米才能挺過這關。往年政府有救災補貼,但咱自己先把能做的做足,心里才踏實。
這場雨考驗的不光是玉米,還有咱種地人的預判和手腳。現在該做的就三件事:清溝、培土、固稈,別拖到天黑!
要是拿不準自家地塊該咋防,趕緊去村頭找王技術員。
地里多流一斤汗,倉里少擔三分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