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凌晨4點04分,小暑就踩著農歷六月十三的尾巴來了。老輩人常說“小暑在中,三伏穿襖”,今年這節氣正落在月中。
雖說小暑不算最熱的時候,可天氣早就憋著股熱勁兒了。四川盆地這會兒平均氣溫26℃,東南河谷更是能沖上35℃。
雜交水稻正處于揚花期,大日頭一曬,授粉可就受影響了。西邊的山區得留意,7 - 8月的暴雨能占全年75%以上。山洪說來就來,田里的溝渠得趁早清一清,別等水漫了地頭。
東邊的平原地區又要防伏旱,連續的晴熱天,莊稼可渴著呢。老祖宗傳下的農諺,說“夜晚小暑雨不缺”,今年雨水怕是不少。可雨水多了也愁人,玉米地里得趕緊培土,防著大風刮倒稈。
還有那菜園子里的辣椒茄子,要是趕上連陰雨,容易爛根生病。
咱農民都有看云識天氣的土辦法,這經驗可不能丟,但也得結合新法子。現在的衛星云圖能提前看好幾天的天氣,比單憑經驗更準當些。
要是真趕上涼夏,積溫不夠,莊稼成熟就會慢半拍。早稻產區的老鄉注意了,廣東那邊早稻開鐮,咱這兒也得盯著稻穗。
耐寒品種該準備起來了,測土配方施肥能幫莊稼扛住涼天氣。家里有大棚的,得檢查一下棚架子,別等大風來了再著急。雞棚鴨舍的漏風口堵嚴實,牲畜也怕涼夏里的早晚寒氣。
有人可能犯嘀咕,這涼夏到底準不準?
農時可耽誤不得。寧可多做些準備,也別等出了問題再后悔,莊稼可不等人。
這兩天趕緊下地里轉轉,看看苗情,缺肥的地塊抓緊補。排水不暢的洼地,趕緊挖溝引流,別讓莊稼泡在水里受罪。
天氣預報說未來幾天可能有雷暴,野地里干活的老鄉注意看天色。烏云翻滾、狂風一起,別戀活計,找結實的地方躲一躲最要緊。
我個人覺得,老諺語是個提醒,但咱得把科學種田的法子跟上。不管天氣怎么變,提前把該做的農活做扎實,心里才能不慌。現在該做的事兒不少,清溝渠、備遮陽網、查苗情,一樣別落下。
要是拿不準主意,村里的農技員最清楚,趕緊去問問準沒錯。莊稼不哄人,功夫到了收成就穩當,咱農民靠的就是這股子細心。您家的農活都安排好了嗎?
評論區說說您應對涼夏的好辦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