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東夏夜的樹林里,抓知了猴的人比知了猴還多。
往年這時候,手電筒光束能把林子照得透亮。大人小孩舉著桶,一晚上能撿幾十只。今年倒好,蹲半宿可能就摸到三五只。
有人開玩笑:現在是"僧多粥少",知了猴比人還精。知了猴就是蟬的幼蟲,炸著吃噴香。
以前小孩當玩具抓,現在成了"金疙瘩"。市場上一只賣1塊2到2塊,有的地方更貴。價格漲得快,抓的人更多了。
可越抓越少,越少越貴,成了死循環。養知了猴的老張說,今年產量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一。為啥少?
頭一個原因,抓得太狠了。大的小的全不放過,連沒長好的都被掏走。
沒了幼蟲繁殖,明年拿啥抓?第二個原因,樹少了。城市擴建砍了不少樹,知了猴住土里靠樹根養。
樹沒了,它們連窩都沒了。今年山東還特別干,土硬得像石頭。知了猴幼蟲吸不到樹根汁,有的直接干死在土里。
還有農藥的事,打藥殺蟲滲到土里。它們在地下吸著藥水長大,能不出問題?
以前濟南黃河大壩的柳樹林,一晚上能收三四萬斤。現在收購商說,早上只收到幾百斤。
價格從30元漲到90元一斤,翻了三倍。電商平臺銷量漲了400%,可貨根本不夠賣。
有人想人工養殖,可這東西生長周期長。
從幼蟲到成蟲要三五年,技術不成熟,成本還高。青島有個農場,今年捉了3萬多只算多的。放以前,這數量根本不夠看。
知了猴少了,不只是少道菜那么簡單。它們是生態里的一環,鳥啊蛙啊都靠它們填肚子。現在少了,那些動物咋辦?
這事像面鏡子,照出咱對自然的態度。看見能賺錢,就一擁而上,不管以后。等資源沒了,再后悔就晚了。
要咋補救?得先控制抓的量。
不能逮著一只算一只,得給留點繁殖的。再就是多種樹,少打農藥。樹多了,土濕了,知了猴才有地兒長。
最重要的,得讓大伙明白:殺雞取卵的事干不得。今年夏天去山東樹林轉,熱鬧勁兒沒了。
不是人少了,是知了猴真沒多少了。有些快樂,錢買不來。有些東西,沒了就再也回不來。
現在改還來得及嗎?
就看咱愿不愿意給自然留口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