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言西
光刻膠大家是否想到什么公司?
在半導體制造的精密舞臺上,光刻工藝如同芯片世界的雕刻刀,而光刻膠則是這把刀上最鋒利的刃。
當全球AI芯片與HBM高帶寬內存需求激增,中國晶圓廠擴產潮奔涌而至,一場關乎半導體材料自主化的戰役悄然打響。在這場戰役中,南大光電以光刻膠全鏈條自主、電子特氣國產替代、MO源全球登頂的三重突破,正重塑中國半導體材料的競爭格局。
從ArF光刻膠到全鏈條自主的攻堅戰。
光刻膠國產化的征途布滿三重天塹。原料受制于外企、配方如盲人摸象、驗證周期漫長如鐵索橫江。
當高端光刻膠樹脂國產化率不足10%,ArF光刻膠市場被日本TOK、信越化學等巨頭壟斷90%以上時,南大光電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路——打通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產業鏈。
在寧波南大光電的實驗室里,一場材料革命正在上演。攻克功能樹脂合成技術,打破海外對光敏樹脂50%成本占比的壟斷。建立覆蓋90-28nm制程的工藝參數庫,突破“成品反推失效”困局。2024年三款ArF光刻膠通過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認證,銷售額破千萬。
更值得關注的是其技術路線選擇的智慧。當行業追逐僅占5%份額的EUV光刻膠時,南大光電聚焦占全球市場48%的ArF光刻膠。
正如技術總監在訪談中所言:“真正的國產替代不是技術表演,而是解決晶圓廠產線上的卡脖子材料。”這種務實戰略,使其ArF光刻膠在存儲芯片領域率先實現規模化應用。
電子特氣撐起半壁江山的增長極。
在晶圓制造的微觀世界,電子特氣如同流淌的血液。南大光電的電子特氣業務以驚人的增長速度,成為公司業績的壓艙石。
高純磷烷、砷烷純度達99.99999%(7N級),打破美國氣體化工30年壟斷。三氟化氮產能擴張至7200噸/年,六氟丁二烯項目2025年投產。特氣業務營收8年增長41倍,2024年貢獻64%營收。
南大光電電子特氣業務發展軌跡。
支撐這一增長的,是刻在中國半導體人骨子里的02專項精神。2013年承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時,團隊在零下196℃的液氮環境中調試設備,用三年時間走完海外企業十年的產業化道路。“當我們把氣體樣品送到國際檢測機構時,對方反復確認這確實來自中國企業。”創始人回憶時的自豪,映照著中國半導體材料的突圍之路。
從MO源霸主到半導體生態構建者。
南大光電的崛起,始于一個被忽視的領域——MO源。這種用于LED外延片生長的金屬有機化合物,被公司做到全球市占率第一。純度突破6N級(99.9999%)。全系列產品實現定制化供應。2019年登頂全球市場份額。
但南大光電的野心不止于此。以MO源為起點,公司構建起覆蓋半導體前道、后道制程的材料矩陣。
這種技術遷移能力在2025年迎來爆發。隨著AI芯片需求激增,公司開發出用于HBM內存的專用光刻膠。當Chiplet技術興起,其低介電前驅體材料已通過3D封裝驗證。正如年報所述:“從LED到集成電路,從光伏到先進封裝,材料創新的底層邏輯是相通的。”
訂單激增背后的成長加速度。
翻開南大光電的財報,一組數據揭示其增長動能。
營收從2016年1.01億飆升至2024年23.52億,CAGR達48.2%。經營現金流從百萬級躍升至6.27億,增長超80倍。合同負債從2024年底1945萬增至2025Q1的2939萬,環比激增51%。
更值得玩味的是資產結構優化。2024年貨幣資金減少8.3億的同時,交易性金融資產增加11.45億。年報披露這些資金主要配置國債、高評級公司債,年化收益達4.2%,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閑置資金收益最大化。
南大光電核心財務指標進化(單位:億元)。
AI與國產替代雙輪驅動。
站在2025年的產業拐點,南大光電迎來雙重機遇。HBM內存需疊加12層DRAM芯片,光刻膠用量提升3倍,3nm制程推進使ArF浸沒式光刻膠需求激增。中芯國際北京、深圳12英寸線投產,長江存儲三期開工,本土晶圓廠光刻膠采購量年增35%。日本光刻膠出口管制加速國產替代,公司進入華為芯片供應鏈體系。
面對千億級半導體材料市場,董事長在內部會議中明確戰略:“未來三年,我們要在ArF光刻膠市占率突破15%,電子特氣進入全球前五,成為真正意義的平臺型材料企業。”為此,公司2025年研發投入占比將提至12%,并在寧波建設半導體材料聯合實驗室。
材料革命的“中國方案”。
南大光電的突圍之路,折射出中國半導體材料的進化邏輯——不是對國際巨頭的簡單模仿,而是基于本土需求的技術重構。
當TOK憑借尼康光刻機崛起時,南大光電選擇綁定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本土晶圓廠;當海外企業專注單一產品時,它打造了覆蓋氣體、光刻膠、前驅體的材料矩陣。
這種產業鏈垂直整合模式,正在改寫半導體材料的競爭規則。隨著徐州博康在ArFi光刻膠的突破、彤程新材在KrF領域的放量,中國光刻膠軍團已形成梯次突圍態勢。而南大光電憑借全鏈條自主能力,正成為這個軍團的前鋒。
在半導體材料的星辰大海中,這家起源于南京大學實驗室的企業,用16年時間完成從追趕到并跑的跨越。當它的MO源閃耀在全球LED工廠,當它的電子特氣流淌在12英寸晶圓產線,當它的ArF光刻膠雕刻出中國芯的脈絡,一個半導體材料的中國方案,已然破繭而出。
注:(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End -
希望和你一起共鳴!
zbyzby_233 (請說明身份來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