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某大廠P7,做夢都想不到考察公告會貼在了公司辦公區里。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快一年了。去年某天早上10點,剛坐在工位上準備上班,突然那接到陌生電話通知我說下午要來考察,讓我做好準備。掛下電話,趕緊找領導說明情況,下午可能會叫幾個同事談話,填表。領導聽完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想不到你小子竟然私下里去考Gwy了,口頭表示祝賀,然后表態到時候會配合。結果考察組下午來了之后,貼了公告,問了四、五個人,這里面有領導和同事。
考察組走后,部門的同事“炸鍋”傳開了,私下里紛紛表示祝賀,平常和我不對付的肯定是各種羨慕嫉妒恨。
本人末流211大學畢業,2016年用應屆生的身份報考過一次老家的崗位,結果是十幾名開外,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因為當時并沒有此方面的打算,所以緊接著就參加工作了。時間來到了2022年,當年互聯網行業出現了很多員工被裁的新聞,而我所在的部門也面臨合并,并且晉升無望。從哪個時候,萌生了想要穩定的想法。正好自己已經買房落戶到本地城市,房貸壓力不大,于是決定備考本地。說明一下,媳婦是初中教師,她是支持我的。她一直認為我工作太累了,每天晚上到家快10點,周末也經常臨時有事回去加班,她希望能在寒暑假的時候全家來一次自駕游。
2023年認真備考了半年,筆試分數擦邊進面,因為和第一名差距太大,所以淪為別人的陪考。2024年媳婦督促,拿出了更大的精力,犧牲周末時間備考,最終考上。
上岸后,來到新單位工作也大半年了。因為在同一個城市,所以和前公司一些要好的同事一直保持聯系。今年五一期間,我和一位前同事在一起吃了飯,也交談了好多。
他說:你知道么?朋友們都很羨慕你。你離職后這段時間,有的被迫勸退接受N+1、有的原地徘徊動彈不得,大頭兵一個。我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只是說很懷念大家在一起共同奮斗的日子,年輕、熱血、無畏,無數次大促深夜加班和雙11滾動的數字那種成就感成了共同的記憶。
回憶體制內剛參加工作,單位組織了一場活動。主席臺上一位領導把“平均40歲左右”稱之為年輕隊伍。我聽到后突然想起了三年前的某個工作培訓場景,當時主席臺的講師這樣說:“互聯網永遠26歲?!?6歲是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入職大廠的平均年齡,35歲在互聯網就是大齡,40歲很可能已經失業。
40歲,中年失業;40歲,青年干部。同一個我,選擇不同面臨的解決也不相同。
上面這位粉絲的經歷大喇叭我是羨慕的。自己身邊認識不少的大廠朋友,很多直到被裁的那一刻,才意識到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哪怕收入沒有那么高。奈何年齡已經過了。
一位朋友35歲踩著年齡紅線上岸。他對于自己的選擇這樣說:從互聯網當前的態勢中,其實遵循的也是生命周期的道理。 當前滿天飛的各種裁員信息,35歲焦慮,這些都充斥在這個行業中。它就如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慢地讓你無法逃離,面臨社會的殘酷,接受現實的洗禮。有些東西,確實需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結合自身的現狀,選擇合適的路徑。
我在互聯網大廠干了8年了,今年35歲了,你說平庸吧,我可能也不平庸,你說優秀吧,我還是個大頭兵。 年齡的逐步增大,其實越來越認識到,選擇大于努力,望君共勉!
來源 | 螞蟻大喇叭(ID:mayi_zzfriend)
作者 | 思齊大神 ; 編輯 | 荔枝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