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什么事都能上熱搜,但你絕對想不到,一袋普通的大米竟然能把五臺山搞得雞飛狗跳。
這事說起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一個本該慈悲為懷的和尚,因為扔了幾袋供奉的大米,直接把自己的“鐵飯碗”給砸了,而扔米也只是冰山一角。
那么,這場風波到底是怎么發生的?為何一個本應慈悲為懷的和尚,會做出如此令人心寒的舉動?
?——【·五臺山扔米風波·】——?
故事得從6月22日說起,那天,幾位老人,不辭辛勞,扛著幾袋大米,長途跋涉來到五臺山演教寺。
這些大米,并不是普通的大米,而都是自家田地里種的。
老人們把這些大米扛來,就想著把這份珍貴的心意,供奉給心中神圣的佛祖,保佑家人平安順遂,日子越過越好。
當時,一位身著藍灰色僧服的和尚看見了這幾位老人,提出主動將他們帶去天王殿,一路上這幾個人還聊的很開心。
到達天王殿后,老人們懷著敬畏之心,動作小心翼翼,輕輕將一袋袋大米擺上供臺。
可沒過一會,一位穿著黃色僧衣的僧人就發現了這幾個放在天王殿供桌上的米袋。
他臉色大變,二話不說,徑直走到供臺前,伸手就抓起了一袋大米往門外走去。
黃衣僧人一邊拎著米袋往殿外走,一邊嘴里不停地說著:“這些老陳米我們不缺,糧庫多得是!”
語氣那叫一個嫌棄,就好像這些米是什么垃圾一樣。
之后,黃衣僧人竟然直接將手中的米袋朝著殿外用力扔了出去。
只聽“砰”的一聲悶響,米袋重重砸在地上,現場一片狼藉。
這些行為可把在場所有人都給驚呆了,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幕竟會發生在佛門凈地。
藍衣僧人看見這一幕,立馬就上前指責黃衣僧人的做法,還是笑呵呵的,語氣也十分和善,可是黃衣僧人卻說:“放在廟里之后就跟你沒關系了!”
有沒有關系,這也不能浪費糧食啊,要知道,咱們從小就被教育,要珍惜糧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掉在桌上的米粒都得撿起來吃掉。
而和尚,作為修行之人,更該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道理。
可如今,這位黃衣僧人卻做出如此荒唐之舉,實在是讓人三觀盡毀。
藍衣僧人看見黃衣僧人這樣的脾氣,也不敢多說什么,趕緊和一同前來的藍衣服阿姨,將供臺上另外兩袋大米扛了出去,生怕剩下的大米也慘遭毒手。
?——【·網友們的反應·】——?
當天,就有香客把這段視頻傳到了網上,瞬間就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網友們紛紛表示“這還是自己印象中那個慈悲為懷的佛門嗎?太讓人失望了!”
“和尚怎么能如此不珍惜糧食,簡直違背了出家人的本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黃衣僧人的行為口誅筆伐。
正所謂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眼尖的網友在看視頻時,還發現這位扔米的和尚,在與藍衣和尚爭吵、扔米的整個過程中,手里居然還緊緊握著一部折疊屏手機。
要知道,這種折疊屏手機,價格可不便宜,少說也得上萬塊,在普通人眼里,那妥妥的是奢侈品。
這下,網友們更是炸開了鍋,紛紛吐槽:“一邊喊著要珍惜糧食,拒絕信眾的大米,一邊卻用著昂貴的奢侈品,這反差也太大了吧,實在是太諷刺了!”
?——【·和尚被驅趕,網友曝內幕·】——?
隨著事件不斷發酵,熱度持續攀升,五臺山官方再也坐不住了。
7月2日,山西五臺山風景區管委會迅速發布了調查通報。
通報中表示,五臺山中臺演教寺負責任人釋某泯,因為管理不善,沒有把寺院的各項事務安排好,導致出現了這樣的事情,被給予警告處分,還接受了勸誡談話。
而涉事黃衣僧人釋某道惡意扔米的行為,影響惡劣,被給予“起單離寺”的處分。
這“起單離寺”,簡單來說,就是被開除僧籍,只能離開五臺山,回老家去了。
與此同時,五臺山佛教協會為了避免以后再發生類似的事件,還發布了《關于文明接待來山信眾的倡議書》,要求各個寺院都要加強對僧人的管理,規范接待流程,以后再不能讓信眾受委屈了。
處罰結果公布后,網上瞬間議論紛紛。
一部分網友拍手稱快,覺得官方處理及時又恰當,“早就該這樣了,做錯事就得付出代價,只有這樣,才能讓其他僧人引以為戒,好好修行!”
但也有另一部分網友覺得,這處罰力度還是太輕了。
“就這么簡單地起單離寺?他的行為造成了多惡劣的社會影響啊,應該讓他公開道歉,好好反省自己的過錯,最好能承擔一些社會責任,這樣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
就在大家對處理結果爭論不休時,一些好奇心旺盛、熱衷“深挖真相”的網友,順著事件線索,四處搜羅信息,試圖揭開事件背后隱藏的更多內幕。
這一挖,好家伙,還真挖出不少驚人猛料,原來,扔米事件僅僅只是冰山一角,背后隱藏的問題,遠比大家想象的復雜得多。
有網友爆料,部分寺廟
如今存在嚴重的過度商業化問題。
隨著旅游業蓬勃發展,五臺山作為著名的佛教圣地,每年吸引著大量游客前來參觀、朝拜。
一些寺廟瞅準商機,開始大肆搞起商業活動。
走進寺廟,原本莊嚴肅穆、充滿神圣感的空間里,如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高價香,一炷普通的香,價格動輒上百元,甚至還有些所謂的“高香”,價格高達上千元,讓人咋舌。
還有各種“算命看相”服務,打著為信眾排憂解難的幌子,收費卻高得離譜,完全背離了佛教修行的初衷。
更過分的是,一些和尚還參與推銷所謂的“開光”紀念品,信誓旦旦地宣稱這些紀念品被佛祖開過光,能保佑平安、帶來好運。
可實際上,不過是些從批發市場低價購進的普通工藝品,價格卻被抬高了好幾倍,純粹是在利用信眾的虔誠之心賺錢。
除了五臺山,還有其他寺廟也有類似的情況。
有的網友說,自己去上香的時候,因為捐的錢少,被僧人嫌棄,那僧人臉上的表情就好像在說 “這點錢也好意思拿出來”。
還有網友講,自己帶了梨子去供奉,結果被僧人拒絕了,理由是“梨”這個字諧音“離”,不吉利。
這些爆料,讓公眾對寺廟商業化的問題更加不滿了。
大家都覺得,寺廟原本應該是清凈修行的地方,是人們心靈的寄托之所,可現在卻越來越像一個“公司”,僧人就像“員工”,整天想著怎么從香火錢、功德箱、高價香這些地方賺錢,信仰和商業之間的界限,已經變得越來越模糊,讓人心里不是滋味。
希望五臺山以及其他各大寺廟,都能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把那些商業化的枷鎖都卸下來,重新回歸到信仰的本質上來。
讓“佛門凈地”不再被商業氣息所籠罩,真正成為人們心靈的避風港,讓大家在信仰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