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名稱
《文史哲》
期刊介紹
《文史哲》(雙月刊)創刊于1951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山東大學主辦的人文類綜合性學術期刊。該刊長期致力于中國古典學術的研究與傳播。主要欄目:學術史研究、中國社會形態問題、文史新考、儒學研究、海外中國學研究等。
刊物級別
AMI權威(2022版), 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2020-合格), 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 中文核心(2023年版), 科技核心(2024社會科學), RCCSE(中文權威A+)(2023第七版), 維普收錄, 萬方收錄, 知網收錄, NCPSSD(國哲社文獻庫),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不收版面費,匿名審稿。
投稿方式
1、投稿方式:郵箱投稿
2、出版日期:雙月刊,單月5日出版。
3、不收版面費
投稿指南
(一)來稿應為定稿,格式請嚴格遵循本刊規范,引注確保核實無誤。
(二)稿件需具備摘要(300-450 字)、關鍵詞(4-6個)。另請提供標題、摘要、關鍵詞的英文翻譯。摘要應是對論文整體內容和結論的簡短陳述,要求結構嚴謹,文字簡練,語義確切,不要作自我評價,不使用“本文”“作者”作主語。關鍵詞為 4-6 個公知公用的專業類核心詞匯,依限定性降序排列。
(三)稿件中的作者簡介、基金項目信息置于首頁頁下。格式為:作者簡介:姓名,單位職稱(駐地 郵編)。基金項目:本文系“……”項目(項目編號)的……成果。
(四)稿件正文用宋體五號字,設置 1.15 倍行距。獨立引文用楷體字,整體縮進2格。
(五)文內所分層級,依次標示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六)文中首次涉及某古代年號,需括注公元紀年。后文同一年號,不再括注。
(七)正文中一般不直接出現外文。外國人名采用漢譯,括注原文。
(八)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每頁單獨排序,不用尾注。不采用“同上注”“同前注”等形式。
(九)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前,獨立引文注釋序號置于文末標點符號之后。一個自然段的引文引自同一出處,在該自然段的最后一并標注出處。
(十)腳注引用文獻,首次出現時,應標注完整出版信息。再次出現時,專書可省略出版信息,只保留作者、書名、頁碼;期刊、報紙文章及析出文獻,再次出現,依然保留出處信息。
往期收稿方向及文章題目參考
《加句靈驗佛頂尊勝陀羅尼記》的文本旅行
東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城局”
御書·圣節·尊者道場:宋初雁蕩山的圣地化
愛的成年”:后五四時代的情感教育
由敘述的進到說明的”:早期民俗學者的學科意識及學術探索
從“民族自覺”到“文化自覺”--費孝通“文化自覺”概念探源
都城化的先聲?--東魏北齊的墓葬分布與社會變遷
祭祀、轉化與死后居所:敦煌佛爺廟灣西晉畫像磚墓的禮儀空間塑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