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日本航空(JAL)針對JL8696/IJ004航班發布官方聲明:
6月30日,該航班從上海浦東飛往東京成田途中,增壓系統突現異常指示。
飛行員依據標準應急程序,在9分鐘內將飛機從38650英尺(約1.18萬米)急速降至10000英尺(約3000米),最終于20:48備降大阪關西機場。
日本航空已就JL8696/IJ004航班增壓系統異常情況做出說明和致歉并強調,此舉是為保障185名乘客與6名機組人員的安全,并承諾安排乘客住宿及交通補助(上限1.5萬日元/人)。目前尚無人員不適報告,具體故障原因仍在調查。
資深機長陳建國分析指出,此次操作完全符合航空安全規范。當客艙失壓時,每分鐘1400米的下降率屬正常范圍,任何延遲都可能危及生命。盡管過程驚險——有乘客稱“耳壓爆炸”、甚至寫下遺書——但專業處置避免了更嚴重后果。
1.主流媒體客觀報道:
眼瞅著網上要炸鍋,央視、東方衛視這些老字號穩得像秤砣。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出事的是JL8696/IJ004航班,為日航運營航班。
(東方衛視相關報道截圖)
(春秋航空日本官網航班說明)
(央視新聞相關報道)
2.春秋航空的公告聲明
國內春秋航空的反應也非常迅速。
連夜甩出的聲明直截了當:"9C開頭的航班一切正常,這鍋我們不背!"雖然名字里都帶著"春秋"二字,但自打2021年日航控股后,中國春秋在日方公司只剩個空頭股東的名分。
如今兩家的緣分,不過是在中國代賣幾張機票的情誼。
3.部分自媒體與非主流媒體的強拉硬扯:
真相還在系鞋帶,謠言已經跑遍全網。
某些自媒體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群起而攻:硬是把"上海起飛的春秋航空日本航班"濃縮成"上海春秋"四個字,在字縫里埋下誤導的種子;編造出中國高管遙控日本公司的離奇劇本,對實權社長視而不見;更扯著"中企逃避責任"的大旗,對日航白紙黑字的調查報告充耳不聞。
這套組合拳的算盤打得震天響——只要貼上"上海"和"民營航司"的標簽,管它黑白是非,都能炒成流量金礦。
明明是日航運營的航班(春秋航空日本共享代碼,據內部人士爆料該航班為日航“濕租”),一個國外航司的事情一定要硬扯到國內的民營上市航司春秋身上,難道上海、春秋就是流量密碼?還真有可能!
有網友評論出關鍵點:
原來和上海有關,航空業和春秋有關的話題都是流量密碼啊?怪不得這么多FLY聞著味就過來了!
4.春秋航空、春秋航空日本、日本航空到底什么關系:
要拆穿這場鬧劇,得捋清三家公司的關系。
中國春秋航空如今只占著33%的股份,真正的掌舵人是持股超66%的日本航空,連航班代碼都涇渭分明——9C是中國春秋,IJ是日本春秋,JL則是日航。
自從2021年6月日航完成控股收購,連代表取締役社長寶座都換上了自家人。
現在的春秋航空日本,骨子里已是日航的廉價航空分部,和中國春秋只剩點股權上的"遠房親戚"關系。
(東方衛視相關報道截圖)
5.春秋航空日本的領導到底是誰?
有媒體扒出春秋集團的某位領導是春秋航空日本的社長,但這個職位并不是最高職位,日本株式會社的最高領導是代表取締役社長,也就是國內的“法人”。
(春秋航空日本的會社概要,來自春秋航空日本官網)
(網絡資料)
部分媒體和自媒體扒春秋高管兼任春秋航空日本社長的事情無外乎想證明春秋航空對春秋航空日本有著各種各樣的千絲萬縷的關系,從而想把這次日航事件關聯到國內春秋航空的頭上,其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6.對國內網絡社會中流量文化的批判和部分媒體維流量操作的不齒:
這場鬧劇像面照妖鏡,映出內容時代的頑疾:貼標簽比查事實快得多,"中企原罪"的帽子隨手就扣,民族情緒是最好的助燃劑;鍵盤斷案風行,日航公告不看,國土交通省報告不理,靠著"春秋背景"就能腦補整部連續劇;更可怕的是平臺算法推波助瀾,把理性分析壓進谷底,讓情緒化的嘶吼霸占屏幕。最諷刺的是,當鍵盤俠們高喊"問責中企"時,外行一個公告道歉未引起絲毫波瀾。
自媒體時代,就連一些傳統媒體都開始自媒體化,維流量論,發布前不做仔細調查,只為抓住熱點引來流量,已經背離了作為媒體人的基本操守,即把真相帶給每一個觀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