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安普瑞斯電芯事件在消費電子行業掀起波瀾。
隨著事件發酵,先是羅馬仕、安克品牌多產品的召回,監管部門宣布暫停安普瑞斯部分電芯的3C認證資格,而后民航局也緊急發布新規,宣稱未通過3C認證的充電寶被禁止攜帶上飛機,這不僅讓數億存量充電寶產品面臨淘汰,更讓消費者對充電寶產業鏈的質量安全產生質疑。
這場風波背后,折射出消費電子行業在復雜的供應鏈體系與高度集成的產品鏈下,從“價格戰”向“質量戰”轉型的必然趨勢。而3C認證作為國家安全合規的底線,同時也是一種正常的行政管理機制,指引著電芯行業和消費電子行業邁向更高標準和更強透明性的方向。
(圖源網絡)
備受爭議的電芯,結構不同卻影響深遠
電芯,作為占充電寶成本60%以上的核心部件,其質量直接決定產品的安全性。
據雷科技《擁抱安全賽:充電寶行業迎來新機遇》報道中透露,安普瑞斯涉事的126280型號電芯存在兩個不同結構批次,涉事批次為“V1.0”版本,“V2.0”版本依舊安全。
根據電芯對比表來看,“V1.0”版本與“V2.0”版本最明顯的區別在于——正負極耳之間的距離以及極耳的布局。像“V1.0”版本的正負極耳的距離為34mm,而“V2.0”版本則是22mm;“V1.0”版本在電芯布局上,正負極耳更靠近兩款,而“V2.0”版本則更居中......這些差異并非外行能辨認出來。
(圖源:雷科技)
對此,雷科技根據「充電頭網」往期產品拆解報告中的材料,兩款使用同型號安普瑞斯電芯的召回與非召回型號充電寶產品進行實拍對比,證實了兩款產品在電芯結構上確實存在不同差異。
這種結構差異,影響著電芯發熱效率、極耳穩定性等核心性能的技術要素。正因如此,部分使用“V1.0”版本的產品在極端場景下出現鼓包、過熱現象,在網上社交媒體上被大量網友反饋后,進而被品牌方主動召回。
而“V2.0”版本在結構緊湊、溫升控制等方面更優,表現也更為穩定。以目前市面上包括小米、酷態科、綠聯等使用相同型號電芯的主流品牌為例,它們產品使用的正是“V2.0”版本的電芯,所以并未出現在召回名單之中,再加上未被納入任何安全問題通報,側面證明產品安全問題上系有所保障。
(圖源:雷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并非“安普瑞斯的126280型號電芯全部出現問題”,而是早期批次材料與結構控制未達預期標準,即便是同一型號,電芯結構的批次差異往往決定產品實際性能和安全保障能力,這需要上游廠商在品質管控上持續精進。
3C認證的暫停,制度流程或成焦點
3C認證作為充電寶的“安全身份證”,其強制性自2024年8月1日起全面升級。根據最新規定,未獲認證產品不得出廠、銷售,這意味著消費者購買的2024年8月前產品可能存在合規風險。
在安普瑞斯電芯事件后,國家相關監管部門出于審慎原則,對安普瑞斯涉事電芯型號的3C認證證書實施暫停處理。同時,其他品牌如羅馬仕、小米、酷態科、綠聯等被網友查證有多款型號充電寶出現了3C證書狀態異常。這一動作引發了消費者對“暫停是否意味著產品不合格”的疑問與焦慮。
(圖源網絡)
有監管人士表示,“3C證書暫停”并不意味著“產品不合格”,也包括非技術性的行政流程更新。根據認證監管機構公開的信息顯示,3C證書暫停的可能源于這些原因:如申請人名稱或法人變更;生產者信息、生產廠地址更新;獲證產品型號或規格變動;產品結構信息補錄、認證范圍擴大等,這些均屬流程性質的暫停變更,與產品安全質量無直接必然聯系。
從市場規范的角度來看,對于影響程度較大的安普瑞斯電芯事件,3C證書暫停是制度化管理流程的一部分,反映國家對高頻消費電子產品安全的高標準要求和動態監控能力,而非對產品安全性的直接否定。像小米、酷態科、綠聯等出現在證書暫停名單的企業,其產品目前并無安全問題記錄,經檢驗程序調整后可重新申請恢復,也屬于制度檢測與管理機制中的正常部分。
所以消費者在面對此類信息時應理性判斷,不宜“一刀切”式將“證書暫停”等同于“產品有問題”,應以監管部門給出的最終結果為準。
(圖源:國家認監委官網)
品牌與行業,從技術革新到肩負責任
面對電芯批次機構差異和3C認證暫停的連鎖反應,頭部品牌基本反應穩健。據悉,小米、酷態科、綠聯等眾多品牌已自查電芯批次,從客服回應中可以推測品牌方未采購或使用涉事風險批次的電芯,并已主動完成行政報告與流程申請,截止發稿時間,暫未發布任何市場召回信息。
更重要的是,這場風波暴露出行業長期存在的“非公開版本差異”問題,即同型號產品可能存在內部未公示的批次變化、結構微調甚至材料替換。在監管尚未要求披露前,消費者往往無從辨別,只能依賴品牌信譽進行“信息信任采購”。
正因如此,行業開始意識到“電芯等核心零部件的結構信息透明化”已不僅是質量議題,更是市場信任的議題。倘若品牌方能在產品說明中標注使用電芯的版本、認證批次、結構參數,不僅能增強用戶信任,也減少品牌在“批量但不透明”場景下的潛在風險。
(圖源:充電頭網)
從安普瑞斯涉事電芯到3C證書暫停,再到品牌召回與行業反思,這場輿論風波遠不止一場“技術誤會”。它深層提醒行業:安全與品質并不止于外殼與標簽,更是系統性建設的結果。
隨著監管趨嚴和消費者覺醒,充電寶市場終將回歸“安全為王”的本質,而那些在供應鏈、認證體系、用戶體驗上持續投入的品牌,才能在這場馬拉松中笑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