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訊(王晉 記者 王林曦)7月2日,哈爾濱飲食界迎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傳承儀式。老廚家濱江官膳非遺項目第四代傳承人鄭樹國首次開山收徒,這場將傳統儀式與現代理念深度融合的活動,不僅是家族烹飪技藝的代際傳遞,更是非遺傳承人主動踐行社會責任、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生動實踐,為哈爾濱城市文化建設注入新動能。
作為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廚家濱江官膳烹飪技藝歷經四代百年傳承,承載著東北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已成為哈爾濱城市文化的重要標識。在傳承儀式現場,“盥手禮”與“敬膳祖”兩個環節凸顯文化溯源的重要性。新弟子在清水盆前完成盥手禮,象征著以潔凈之心踐行餐飲從業者的職業操守;向“濱江膳祖”牌位行禮,表達對先輩技藝傳承者的敬意,同時明確自身作為非遺文化傳承人的責任。
正式拜師環節,新弟子向鄭樹國遞交拜師帖,鄭樹國回贈精心撰寫的回帖,雙方以文書傳遞傳承之志。新弟子行三次深鞠躬禮,這種以現代禮儀替代傳統磕頭的創新方式,既保持了儀式的莊重性,又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理念。
鄭樹國在致辭中表示:“作為非遺傳承人,我深感責任重大。老廚家的烹飪技藝不僅是家族傳承,更是社會共同的文化財富。我們希望通過開放傳承,培養更多專業人才,讓這份凝聚中西飲食智慧的技藝得到更好的保護與發展。”他鼓勵弟子們在掌握傳統技藝精髓的同時,積極開展創新實踐,延續先輩融合創新的精神。
追溯歷史,早在哈爾濱開埠之初,老廚家便順應城市中西文化交融的需求,創新研發出鍋包肉、酸瓜洋春卷、啤酒魚等特色菜品。這些兼具東方烹飪智慧與西方飲食元素的佳肴,不僅滿足了當時外交與多元飲食需求,更成為哈爾濱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見證了城市早期開放包容的發展歷程。
近年來,老廚家濱江官膳非遺項目立足新時代文化傳播需求,探索“美食+博物館”新業態。通過打造沉浸式飲食文化體驗空間,將百年烹飪技藝、歷史故事與特色菜品相結合,讓食客在品味經典美食的同時,深入了解哈爾濱的城市文化脈絡。這種創新模式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成為傳播哈爾濱多元文化的嶄新窗口。
此次開山收徒,是老廚家推動非遺文化傳承的重要舉措。通過建立開放的傳承體系,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既保障了非遺技藝的代際延續,也為哈爾濱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未來,老廚家將繼續發揮非遺項目的文化紐帶作用,通過人才培養、業態創新、品牌推廣等方式,持續輸出哈爾濱特色飲食文化,助力城市文化傳播與旅游經濟發展。
業內專家指出,老廚家的實踐為非遺傳承提供了新思路。非遺傳承人不僅要守護傳統技藝,更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通過創新傳承模式、拓展應用場景,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這種“非遺賦能城市文化傳播”的新模式,對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