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江蘇省城市足球聯(lián)賽迎來第六輪鏖戰(zhàn)。當40℃高溫的熱浪撞上6萬人吶喊的聲浪,本輪賽事必將迎來場內(nèi)比拼、場外保障的雙重考驗。眼下,賽程行至半程,在比分勝負之外,球場內(nèi)外正上演更深刻的足球敘事:高溫下的堅守、破紀錄的熱情、城市精神的共鳴,共同構成蘇超獨有的“中場思考時刻”。
江蘇正式出梅后無縫銜接高溫,本周末有主場比賽的南京、揚州等地周末氣溫直逼40℃。7月5日,南京奧體中心開賽時,地表溫度預計超35℃,體感堪比“蒸籠”。
除了期待各個主場會給球迷準備的防暑用品外,搶到票的球迷也要拿好這份防暑指南:首先是寬檐帽等防曬設備不可少,雖然比賽在晚上進行,但是進場時太陽還老大呢;其次大家不能帶液體進場館,但是場內(nèi)是提供飲用水的,吶喊同時別忘記補水;同時折疊扇或小型USB風扇哪怕是一個團扇,也能帶來清涼。特別提醒,冰涼貼和止汗膏都可以帶,但是大家不要帶藿香正氣液,可以帶藿香正氣膠囊和仁丹防中暑。
目前中國國內(nèi)足球賽事的單場上座記錄,正是本周末南京隊與蘇州隊這場比賽的舉辦場地——南京奧體中心體育場創(chuàng)造的65769人,所以本周末的“江蘇德比”將有機會沖擊國內(nèi)足球賽事上座的新紀錄。
除了上座必然創(chuàng)造的蘇超新高,和可能打破的國內(nèi)足球紀錄,本場比賽場內(nèi)外的話題度同樣拉滿。
去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lián)賽的前身——江蘇足球發(fā)展重點城市對抗賽正是由南京與蘇州展開較量,當時蘇州隊兩回合戰(zhàn)勝了南京隊。除了關于南京能否主場“復仇”,兩座城市都承載著江蘇足球的重要足跡。
2012年10月20日,南京奧體中心涌入65769名觀眾,見證江蘇舜天與廣州恒大的中超“天王山之戰(zhàn)”,創(chuàng)下中國職業(yè)足球上座率紀錄。而見證江蘇足球捧起中超“火神杯”的場地,是蘇州奧體中心體育場。當然,這對“雙子星”的恩怨已超越足球范疇,可我們不妨把視角純粹回歸到足球,一起在周六的南京奧體,見證承載“后江蘇隊時代”6萬人的情感歸巢。
本輪輪空的鹽城隊和將做客徐州的南通隊,肯定都希望蘇州隊能在客場拿分,畢竟如今的蘇超榜首爭奪已經(jīng)白熱化:南通隊攜四連勝之勢客場挑戰(zhàn)三連勝的徐州隊,勝者將反超鹽城登頂。
常州隊能否進球甚至拿分是本輪另一大懸念,壓力暫時來到了坐鎮(zhèn)主場的淮安隊身上。另外,繼鹽城17歲門將神撲、蘇州高二學生寇程77秒閃擊破門后,本輪能否再現(xiàn)學生軍高光時刻值得期待。
聯(lián)賽來到半程,作為跟了全程的體育記者也在思考,我們看到了什么?又收獲了什么樣的啟示?
過去的蘇超比賽,我們看到了足球回歸純粹本質:無假球、無功利,只有“為城市戰(zhàn)斗”的信念。球員抽筋至無法站立仍不退場,球迷為對手鼓掌——這些瞬間重新定義體育精神。
我們還看到了全民足球的覺醒:多個省份已經(jīng)有了相關計劃,更多“蘇超”或將出現(xiàn),國家發(fā)改委點名肯定:“群眾性賽事需求遠超預期”。
還看到了文明新標尺:散場后無垃圾的看臺、孩子主動撿拾雨衣的鏡頭,證明足球亦是公民素養(yǎng)課堂。
可以料想的是,當5號晚的終場哨響時,南京奧體的6萬多人將匯成星海,高溫下的汗水蒸騰成為城市共同的記憶。當淮安的村支書周一重回工作崗位,當學生球員翻開暑假作業(yè),當蘇州游客帶走一盒南京鹽水鴨——勝負之外,足球正在重塑江蘇人對“家鄉(xiāng)”二字的感知與驕傲。
這便是蘇超的中場啟示:最好的比賽,從不止于90分鐘。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王文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