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高校辦學形式多樣,其主要分為四種:公辦高校、民辦高校、獨立學院以及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公辦高校由國家政府部門出資興辦,經費大多來自財政撥款;民辦高校依靠社會組織或個人出資;獨立學院是普通高校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而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則是國內高校與國外高校聯合辦學。
在這些類型中,有的高校光看名字,很難快速判斷其辦學性質。比如深圳技術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僅從校名,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它們屬于哪一類。今天,我們就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為例,看看它究竟“出身”如何。
想必多數人看到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從名字看易讓人疑惑,實際上它不僅是一所公辦大學,還是一所中外合辦的高校。
從資金投入的源頭來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三方合作設立。深圳市人民政府在學校建設與運營中投入巨大,校園占地面積33.37萬平方米,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資20.43億元興建,這里的從一磚一瓦到教學設備,都彰顯著政府對教育事業的大力投入。
師資力量也是判斷學校性質的關鍵因素。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構建起“三方聯動” 的師資體系:莫斯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選派教師,全球招聘優秀學者。
目前,學校匯聚了532名教學科研人員,具有博士學位人數占比近90%,副高職稱以上人數占比70% ,還聘有院士20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3名等眾多高層次人才。如此強大且優質的師資隊伍組建模式,反映出公辦大學在吸引和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方面的優勢。
走進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豐富的教學科研資源同樣詮釋著其公辦屬性。校園內現代化的教學樓、設施完備的實驗樓、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與多功能體育館錯落有致,復刻莫斯科大學主樓風貌、高達156米的“深北莫之星”主樓,更是成為校園標志性景觀。
而在科研平臺建設上,該校已設立多個研究中心,如計算數學與控制研究中心、化學與材料研究中心等,還獲得深圳市科創委立項建設的應用納米光子學平臺、分布式智慧能源產業應用實驗室等8個科創平臺。這些大規模、高規格的資源建設,離不開政府與合作高校的鼎力支持,凸顯出公辦高校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在社會認可度的檢驗場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的學生交出來亮眼的答卷。截至目前,深北莫已累計培養了三屆本科生,畢業去向落實率高達95%,87.97%的畢業生升學深造,其中92.71%升入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前100名的大學。如此高的社會認可度源于深北莫公辦性質所帶來的品牌效應、教學質量保障以及政府和社會資源的支持,使得該校在人才培養和輸送上得到社會廣泛認可。
綜上所述,深北莫在資金投入、師資力量、學校資源以及社會認可度等關鍵方面,都呈現出公辦大學的顯著特征。
看到這里,關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公辦還是民辦的問題,想必大家心里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面對如此寶藏的院校,還不趕快收入囊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