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時任紅一師師長的徐向前元帥率部攻打信陽縣。結果,就在他們行動中途,一股敵軍卻神不知鬼不覺地從他們背后摸了上來。
當時通訊落后,二師監(jiān)測到敵情后無法立即向一師傳遞消息,只能派人過去報信。
一開始二師師長將任務交給了一名連長,可誰知這名連長膽小如鼠,竟然推脫不愿去。
眼見徐帥馬上就要陷入危險,師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就在這時,一名士兵主動站出來,攬下了這個任務。
后來,這名連長被免了職,士兵則在25年后成為了開國中將……
艱難的從軍路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陳先瑞將軍。
他是安徽金寨人,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nóng)民家庭。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很小便輟學回家,開始到地主家放牛喂羊,每天起早貪黑地做苦工。
嘗盡了舊社會的折磨的他,從小便對地主階級深惡痛絕。
1929年,徐向前元帥率部來到他的家鄉(xiāng),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運動。無數(shù)受壓迫的百姓在紅軍的幫助下,紛紛翻了身,開始自己當家做主。
年僅十五歲的陳先瑞也不禁被這支紅色隊伍所感染。為了報答黨恩,他便毅然報名參軍,正式開啟了戰(zhàn)斗的一生。
那時他雖然是部隊里年齡最小的戰(zhàn)士,但好在他頭腦機靈,人也勤快,深得組織器重。
不久,他便被調(diào)到了紅軍師部,當了一名傳令兵。
這個工作看似輕松,實則非常考驗一個軍人的素質(zhì)。當時紅軍通訊方面的工作落后,兩支隊伍之間的聯(lián)系基本都要靠傳令兵來完成。
他們大多時間都要單獨行動,一天就靠著兩只腿來回跑,有時甚至還要穿過危險的敵占區(qū)。
因此,相較于前線的戰(zhàn)士,傳令兵也是一個犧牲概率非常高的工作。
陳先瑞自從擔任這個職務后,便經(jīng)常在火線上來回穿梭。
那時正值戰(zhàn)斗形勢最嚴峻的時候,戰(zhàn)場上瞬息萬變,首長經(jīng)常臨時下達緊急命令,陳先瑞有時候一天能跑幾十公里。
有時候跑著跑著還會遭到敵人的轟炸,僅參軍不到一年,他身上的彈傷便不下十幾處。
所幸,在日復一日的磨煉中,他各方面都進步得很快,每次都能順利完成任務。
后來在一次突發(fā)情況中,他更是立下了大功,得到了上級的賞識。
臨危受命
1930年,紅一軍進攻湖北廣水火車站,但由于敵人火力強大,工事堅固無比,我軍久攻不下。
最終,首長們決定保存實力,轉移目標,直接攻打信陽縣城。具體的作戰(zhàn)計劃是,由徐帥帶領紅一師攻打縣城的火車站和后山,二師則在城外布防。
等第二天凌晨,兩軍再互相配合一起進攻縣城。
紅一師在行動時,紅二師便一直觀測著四周的動靜。結果,等到了晚上,他們忽然收到情報:敵人的各路援軍已經(jīng)朝著紅一師的方向去了。
二師師長得知后立即緊張起來,現(xiàn)在紅一師還在山上,若是不盡快聯(lián)系他們,讓他們趕緊撤退,后果不堪設想!
為了確保任務能夠完成,二師師長特意將送信的任務交給了通信連長。
然而,連長卻在這時候打起了“退堂鼓”。此時已經(jīng)是深夜,又忽然大雨傾盆,不僅路不好走,還很容易遇到敵人。
連長支支吾吾,左顧右盼,就是不愿領命。師長見狀頓時發(fā)起了脾氣,直接當場給他免了職。
然而,等他再看向其他戰(zhàn)士時,大家也紛紛避開了他的目光,拒絕的意思很明顯。
師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若是不趕緊傳信,一師會遭到敵人圍攻,到時候后果不堪設想!
就在這時,一直默不作聲的陳先瑞主動站起來,并表示自己愿意試試。
師長看著眼前的“小鬼”,心中還有些遲疑。但想到眼下無人可用,于是便將任務交給了他。
隨后陳先瑞便直接跑進了黑暗的雨夜中……
為了盡快將信帶到,他特意沒繞遠路,而是直接走得大道。果然,他在中途遇到了敵人的幾道封鎖線。
所幸,他鎮(zhèn)定自若,敵人見他只是個小娃娃便將他放行了。
就這樣,他奔波了一路,終于成功找到了一師師部,把信交給了徐向前。
徐帥看過信后也立馬下令撤退,順利撤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事后,徐向前特意接見了他,并表揚他道:小鬼,這次多虧了你,若是再晚十分鐘,一師便撤不回來了,部隊就遭殃嘍!
也正是因為這次出色表現(xiàn),讓陳先瑞得到了領導的重用。紅四方面軍成立后,他便被調(diào)到軍部擔任了手槍隊的班長。
步步高升
隨著敵人越來越瘋狂的圍攻,我軍決定進行戰(zhàn)略轉移,到川陜開辟新的根據(jù)地。
陳先瑞在隨部轉移的途中,由于身負重傷,無法再行動,便被寄養(yǎng)在了老鄉(xiāng)家。
等傷好后,他便獨自一人躲過了敵人的重重搜捕,歷經(jīng)千辛萬難后又回到了鄂豫皖。
當時根據(jù)地的負責人鄭位三見到他后非常高興,直接任命他為四大隊的一班長。
因為這支隊伍負責執(zhí)行一些特殊任務,所以其組成成員也個個都是軍中一等一的勇士。
像是韓先楚與劉震將軍都是這個班的戰(zhàn)士,他們都做過陳先瑞的下屬。后來他們的軍銜雖然都比陳先瑞高,但他們卻始終親切地尊稱他為老班長。
到了1934年,時任紅25軍223團3營政委的陳先瑞,再次隨部撤離了鄂豫皖根據(jù)地。
不久,他們便進入了陜南,并在當?shù)卣归_了游擊戰(zhàn)斗。
由于陳先瑞指揮能力強,戰(zhàn)功突出,軍政委吳煥先便直接將他破格提拔為了鄂陜特委游擊師師長。
后來大部隊撤走后,他便帶領著游擊師在當?shù)卦聛恚萝妸^戰(zhàn)。
在一次次英勇作戰(zhàn)下,他們不僅發(fā)展了革命武裝力量,還擴大了陜南革命根據(jù)地的規(guī)模。
當年中央紅軍北上時,他便在陜南大力征戰(zhàn),吸引國民黨的注意力,為中央順利抵達陜北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抗戰(zhàn)開始后,他便擔任了河南省軍區(qū)第三軍分區(qū)政委,來到登封縣一帶開展游擊戰(zhàn),為擴大抗日力量作出了顯著貢獻。
解放戰(zhàn)爭打響后,他被任命為西北民主聯(lián)軍第三十八軍副軍長,第二次進入陜南作戰(zhàn)。
期間,他帶領36軍像一把尖刀一樣,狠狠插進了胡宗南集團的背部,牽制了敵人行動,有力地削弱了中原和陜北戰(zhàn)場的壓力。
后來,他又兩次進入陜南,在艱苦的條件下開展游擊戰(zhàn),策應大部隊行動,為解放大西南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1955年,憑借著大半生的赫赫功績,他被授予中將軍銜,成為了一代開國功臣。
就連毛主席也對這個“陜南王”記憶猶新。
在1970年,北京軍區(qū)政委一職出現(xiàn)空缺,毛主席二話不說便直接拍板道:讓那個“陜南王”過來接任。
就這樣,陳先瑞走上了新崗位。后來他也不負所望,在他的辛勤工作下,北京軍區(qū)出現(xiàn)了新的局面,部隊上下也煥然一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