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2月的一個夜晚,剛剛收復常德的慶功宴上,觥籌交錯間,余程萬被憲兵帶走,軍長王耀武愣在原地。
這個剛剛創造軍事奇跡的師長,面對逮捕令竟然平靜地說:"我早知如此,終究是逃不掉的。"一句話,道出了那個時代最優秀軍人的宿命。
黃埔精英的坎坷軍旅路
1902年,廣東臺山一個普通農家誕生了一個男孩,余程萬的父親是個教書先生,家境貧寒,每當夜晚油燈搖曳,父親總是給兒子講述先祖余龍為國捐軀的故事。
1924年春天,孫中山在廣州創建黃埔軍校的消息傳來,余程萬立即前往報考,5月入校。12月畢業,余程萬以第11名的成績從黃埔一期畢業。
畢業典禮上,校長蔣介石親自為學員們頒發畢業證書,握手時,蔣介石多看了余程萬一眼,這個廣東青年身材不高,相貌平常,眼神卻異常堅定。
1928年,26歲的余程萬升任海軍政治部少將主任,在黃埔一期生中,他是第二個晉升少將的人。
辦公室里,余程萬每天處理各種政治文件,開會、寫報告、接待來訪,這些工作讓他感到窒息。同期同學胡宗南已經帶兵征戰,關麟征在前線廝殺。
他向上級申請調到一線部隊,申請被駁回,第三次申請時,余程萬在申請書上寫道:"軍人天職在于殺敵衛國,非坐而論道。"
這次通過了,代價是從少將降為上校。
1939年,余程萬調入74軍第57師擔任副師長,1940年,施中誠升任副軍長,余程萬接任57師師長。
上任第一天,余程萬把全師軍官召集起來,沒有長篇大論,只說了一句話:"誰能在戰場上活下來,誰就是好兵,我先做給你們看。"
每次作戰,他總是沖在最前面。行軍時背著步槍,宿營時和士兵睡在一起,生病的士兵,他親自送藥,陣亡將士的家屬,他逐一慰問。
常德保衛戰的血與火
1943年春天,余程萬率57師開進常德,常德位于湖南西北部,扼守沅江要沖,北可控制長江,南可威脅長沙,西可屏障重慶。
余程萬到達常德的第一件事就是勘察地形,他帶著參謀們走遍城內每一條街道,記錄下每一個制高點。
10月,余程萬被提升為74軍中將副軍長,仍兼任57師師長,軍長王耀武專門找他談話:"老余,軍部準備讓你專心當副軍長。"
"不行。"余程萬斬釘截鐵,"57師是我一手帶出來的,我不能扔下他們。"
11月2日零點,日軍發動攻擊,第11軍司令橫山勇集結了10個師團,約10萬兵力,中國軍隊也投入16個軍43個師,約21萬人。
可是,負責守衛常德城的只有余程萬的57師,8000人。
11月18日,涂家湖打響第一槍,余程萬站在常德城墻上,望著遠方升起的硝煙,副官問:"師長,要不要向軍部請求增援?"
"增援?"余程萬冷笑,"等增援到了,常德早就沒了。"
他轉身對傳令兵說:"傳我命令,城存人存,城亡人亡,任何人不得后退一步。"
11月24日,日軍突破外圍防線,兵臨城下,余程萬將8000人分為三個梯隊。
25日拂曉,日軍發起總攻,57師的戰士們趴在城墻上,一槍一個地射擊,日軍尸體在城下堆積如山。中午,日軍攻破東門,余程萬立即帶著警衛連反擊,經過兩小時激戰,奪回東門。
26日,日軍使用毒氣彈,黃綠色的毒霧在城內彌漫,沒有防毒面具的中國士兵只能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許多人中毒倒下,嘴唇發紫,呼吸困難。
余程萬命令所有非戰斗人員全部投入戰斗,炊事員、通訊兵、衛生員,甚至軍械修理工,都拿起武器沖上陣地。
12月2日,57師被壓縮到師部附近幾百米的區域,全師8000人,此時只剩下不到500人,彈藥基本用完,糧食早已斷絕。
29日夜,余程萬拿起電臺話筒,向重慶發出最后一份電報:"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副師長、指揮官、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主任等固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為止,并祝勝利,第七十四軍萬歲。"
發完電報,余程萬摘下軍帽,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照片,那是他的妻子和女兒。
參謀長走過來:"師長,我們準備和日軍同歸于盡。"
余程萬搖頭:"你們跟我突圍。"
"師長,軍令如山,我們不能撤。"
"這不是撤退,這是轉移。"余程萬的聲音很平靜,"我們要活著出去,帶援軍回來收復常德。"
從英雄到階下囚
12月3日凌晨2點,余程萬率領30多人突圍成功。
同一時間,蔣介石正在開羅參加中美英三國首腦會議,會議間隙,蔣介石收到常德失守的電報,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美國總統羅斯福剛剛在會上夸贊中國軍隊的英勇作戰,英國首相丘吉爾也表示敬意,現在常德丟了,他的臉往哪里擱?
更讓蔣介石憤怒的是,余程萬沒有死,軍令部早就準備好了余程萬殉國的新聞稿,現在余程萬活著出來了,這些準備全白費了。
蔣介石在開羅大發雷霆:"余程萬置國家軍譽于不顧,必須軍法從事!"
12月4日,余程萬在德山與第58軍取得聯系,軍長孫渡下轄新11師,師長候鎮邦聽說余程萬要反攻常德,二話不說就同意配合。
"余師長,你需要多少人?"
"給我一個團就夠了。"
"一個團?常德城里至少還有一萬日軍。"
"我了解常德的每一條街道。"余程萬在地圖上畫圈,"從這里進攻,日軍措手不及。"
12月8日拂曉,反攻開始,余程萬親自帶隊,沖在最前面,他對身后的士兵喊:"兄弟們,跟我回家!"
激戰一天,常德光復,這是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從日軍手中收復失地。
12月8日夜,新11師為余程萬舉行慶功宴,師長候鎮邦親自主持,團長們輪番敬酒,余程萬喝得面紅耳赤,心情大好。
正在這時,宴會廳的門被推開,幾個憲兵走了進來,為首的是一個少校。
"余程萬師長在嗎?"
余程萬放下酒杯:"我就是。"
"奉命帶您走一趟。"少校掏出逮捕令。
宴會廳瞬間安靜下來,候鎮邦站起來:"什么意思?余師長剛剛收復常德,是大功臣!"
少校面無表情:"這是重慶的命令。"
王耀武這時也趕到了。他看著逮捕令,臉色難看:"憑什么抓余程萬?"
"違抗軍令,擅自撤退。"
王耀武怒了:"放屁!余師長是轉移,不是撤退!"
余程萬拍拍王耀武的肩膀:"老王,算了。"他轉向少校:"我跟你們走。"
候鎮邦急了:"余師長,這不公平!"
余程萬苦笑:"我早知如此,終究是逃不掉的。"
這句話讓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
1944年2月,余程萬被押解到重慶,軍法執行總監部的法庭上,審判長張治中宣讀起訴書:"被告余程萬,在常德保衛戰中,未經上級批準,擅自率部撤退,致使常德失守,依據軍法,判處死刑。"
法庭外,王耀武和俞濟時正在四處奔走,常德的老百姓也聯名上書,各方壓力下,死刑改為五年徒刑,關押四個月后,余程萬無罪釋放。
重回74軍的日子
1944年6月,余程萬回到74軍,擔任副軍長,王耀武專門為他舉行歡迎儀式,當天晚上,王耀武和余程萬單獨談話。
"老余,這次受委屈了。"
"應該的。"余程萬很平靜,"我確實沒有請示就突圍了。"
"那是戰場情況!你不突圍,57師就全完了!"
"可軍令如山。我違抗了命令,就得承擔后果。"
王耀武看著這個老朋友,心情復雜,余程萬變了,變得更加沉默,也更加看透世事。
1946年春,74軍改編為整編74師,余程萬本來是師長的熱門人選,最終張靈甫獲得任命,原因很簡單:蔣介石還記著常德的事。
1947年2月,余程萬被調任粵東師管區司令,幾個月后,74師在孟良崮全軍覆沒,張靈甫陣亡,32000人的部隊灰飛煙滅。
1948年,余程萬升任第26軍軍長,駐守云南,1949年12月,云南起義,余程萬被迫簽署起義通電,隨后獲釋。
1950年1月,余程萬飛往臺灣,見到蔣介石后,他敏銳地感覺到不受信任,返程途中,他在海南島下機,轉道香港。
在香港,余程萬做起生意,兩套房產,兩個家庭,元配夫人鄺瓊華住在九龍尖沙咀,二夫人吳冰住在新界屏山。
1955年8月27日深夜,悲劇發生,屏山的住宅遭到搶劫,幾個蒙面歹徒闖入,控制了二夫人和傭人,余程萬恰好從九龍回來,被劫匪抓住。
表弟甄銘鈺住在另一間房,聽到動靜后從后門逃出報警,警察趕到時,劫匪已經和余程萬對峙,槍聲響起,混亂中余程萬中彈倒下。
53歲的抗日名將,就這樣死在異鄉的夜里。
余程萬的一生,是那個時代無數優秀軍人的縮影。
常德城下的16個晝夜,鑄就了不朽的英雄傳奇,慶功宴上的那句"早知如此",道出了亂世英雄的無奈與悲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