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中原大戰最終以張學良奉軍入關支持蔣介石而告終。老蔣在獲得中原大戰的勝利之后,也開始論功行賞。至于東北軍,張學良基本上可以說是賞無可賞,此時關外的張家少帥可以說是意氣風發。然而在中原大戰中,另一個賺得盆滿缽滿的當屬韓復榘了。此時的他從西北軍中叛出,投靠蔣介石,在老蔣最艱難的時候,韓復榘咬牙堅持住,在大戰結束之后,他也順理成章徹底坐穩了山東省主席的位子。
天生反骨
有的人是天生反骨,三國的時候是魏延,民國的時候就是韓復榘。
韓復榘早年是發跡于西北軍中,和馮玉祥麾下的那些西北漢的不同的是,韓復榘年輕時面相白凈,再加上在老家讀過幾年書,因此在西北軍中也出了有名的秀才。像韓復榘這種有點文化的人,在馮玉祥那里是相當吃香的。于是,在馮玉祥的刻意栽培之下,韓復榘在西北軍中也一步步成長起來。
但是,馮玉祥雖有練兵之能,卻無用人之才,在老馮的身上,依然是中國傳統的大家長作風。對待手底下的士兵同甘共苦(最起碼看起來是這樣的),然而,對待中高層軍官卻相當之嚴厲,輕則批評指責準則棍棒加身。
所以對于韓復榘來說,他從一開始的迷信馮玉祥到后來對馮玉祥心生不滿,這一切都像是長大成人的孩子對大家長的叛逆一樣,一旦有機會就想出去單飛。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馮師傅你的時代結束了,即將由我來終結。
當馮玉祥一口一個小孩子的時候,老蔣已經在叫著向方兄了。這就相當于是孩子跟對門大爺稱兄道弟了,這誰不迷糊?
所以在中原大戰一開始的時候,韓復榘就離開了馮玉祥轉而投奔了蔣介石。而蔣介石也不含糊,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千金易馬骨,大手一揮就讓韓復榘去了山東。
花錢如流水
韓復榘在很早的時候就明白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手里的槍桿子就是自己的青山。所以在他到了山東之后抓緊時間擴充實力,組建軍隊。
組建軍隊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的,組建部隊,購買軍火,這些東西背后都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支持。韓復榘在山東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白花花的銀子,這些錢都是擺在他面前實實在在的問題。
韓復榘花錢如流水,只能跟蔣介石的南京政府要錢。老蔣一聽韓復榘要錢的訴求,頭都大了,他也不由得向周圍人憤怒罵道:我一個月給他六十萬,這還不夠,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韓復榘想干的其實很簡單,他就是要在山東徹底站住腳跟,哪怕是他蔣介石也拿不走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后來韓復榘的前任張宗昌回來山東,張宗昌透露出了自己想要再一次在山東扎根的愿望時,盡管此時的張宗昌已經大勢已去,但是韓復榘仍是心狠手辣,將其在車站除掉。
隨著韓復榘勢力的擴大,他也越來越成為蔣介石在華東地區放心不下的一個定時炸彈。日軍開始大規模侵略之后,南京政府極為擔心韓復榘投靠日軍,畢竟在韓復榘這里,只要能保存實力,站在誰的戰線上好像都是可以接受的。
1938年,面對著日軍的洶涌攻勢,韓復榘最終沒能冒風險徹底投靠日本人。但是為了保存實力,他也創造了一個新的記錄,四天丟掉濟南,四天丟掉泰安,數萬大軍竟然不放一槍就躲到了山區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