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2025年7月1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站在鎂光燈下,冷峻地宣布: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即刻停止運營。這一聲令下,如驚雷炸響,將肯尼迪時代起綿延64年的外交遺產瞬間化為烏有。63歲的奧巴馬罕見出山,悲憤交加,痛斥這是“巨大的錯誤”,而小布什也緊隨其后,哀嘆一個時代就此終結。作為旁觀者,我深感這不僅僅是一個機構的消亡,更是美國霸權衰落的赤裸告白——一場以“美國優先”為名的戰略轉向,卻裹挾著舊日干涉的幽靈,悄然換上新裝。
USAID的根基可追溯至1961年,肯尼迪總統親手創立它時,懷揣冷戰對抗蘇聯的野心。彼時,它被視作馬歇爾計劃的延續,旨在通過援助“扼殺共產主義溫床”。64年間,11任總統接力投入心血,耗資高達7150億美元,卻最終淪為空洞的符號。肯尼迪若在天有靈,恐怕會驚愕于它的蛻變:冷戰結束后,USAID褪下發展外衣,轉而資助全球各地的“顏色革命”。2004年,6500萬美元流入烏克蘭,引爆“橙色革命”;2013至2014年,社交媒體攻勢助燃“廣場革命”;近年更砸下30億歐元在塞爾維亞煽動反政府游行。這些行動表面高舉“民主”旗幟,實則播種動蕩,反美情緒如野火燎原。
魯比奧(資料圖)
魯比奧在聲明中振振有詞,稱USAID是“低效時代的終結”。他列舉數據:自1991年冷戰結束以來,發展目標“很少實現”,不穩定局勢“時常加劇”,反美情緒“只增不減”。7150億美元的支出,只養肥了“非政府組織產業綜合體”,卻未換來國家利益。他轉而鼓吹新戰略:移交部分項目給國務院,專注“貿易而非援助、投資而非幫助”,并直言要對抗中國“剝削性模式”。
這番論調看似理性,實則暴露了美國的虛弱——當特朗普政府高呼“優先考慮美國公司”時,無異于承認金元外交的破產。李海東教授點破玄機:美國在大國競爭中實力衰退,只能從“援助搞亂世界”轉向“貿易搞亂世界”,本質仍是披著羊皮的狼。
魯比奧與特朗普(資料圖)
奧巴馬和小布什的怒火,為這場鬧劇添上悲情注腳。63歲的奧巴馬罕見錄制視頻,聲嘶力竭:“USAID就是美國!”他強調該機構在“全球發展”中的作用“世代留存”,削弱它是“一場悲劇”。小布什則翻出舊賬,提及自己任內的“總統防治艾滋病緊急救援計劃”,聲稱它挽救了2500萬人生命,質問“難道這不符國家利益?”兩位前總統的痛斥,表面是捍衛“美國善行”,實則是精英階層對失勢的恐慌。我從中嗅到一絲諷刺:USAID的“善舉”早已被其惡行淹沒,奧巴馬們卻選擇性遺忘它資助“臺獨”或“抹黑新疆棉”的丑聞。他們的哀鳴,不過是為帝國余暉唱挽歌。
魯比奧聲稱將資源投向“催化私人投資”,目標直指中國,但這不過是新瓶裝舊酒。移交國務院的項目,暗藏玄機——那些“符合特朗普政策”的干涉行動,如顛覆古巴或亞洲滲透,很可能借尸還魂。USAID的關閉,絕非對和平的懺悔,而是戰略收縮的無奈之舉。美國國力今非昔比,2025年的緊縮浪潮已凍結數十億外援,魯比奧的“讓援助再次偉大”淪為空洞口號。當中國在“一帶一路”穩步推進時,美國卻在自毀長城。李海東看得透徹:這印證了美國“破壞性強、責任感弱”的本性,從援助到貿易,它始終是國際秩序的攪局者。
魯比奧(資料圖)
USAID的64年興衰,映照美國霸權的黃昏。1961年,肯尼迪創立它為冷戰武器;2025年,魯比奧埋葬它作戰略棄子。7150億美元的灰燼中,奧巴馬出山的背影格外蒼涼——這不僅是一個機構的終結,更是一個時代的句點。未來,美國或將以貿易之名延續干涉,但世界已非昨日。歷史將銘記這一天:美國的心血付之東流,卻無人真正為和平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