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中國的一場洪災,卻能讓印度網民集體展示出了一種“民智已開”的錯亂感。
最近印度國內互聯網有兩個討論度非常高的內容,一個就是移民印度博主來中國后,被中國秩序井然、優美干凈的環境以及強大的基建能力徹底折服,當街開始“反思”,先說中國發展領先印度50年,還表示印度媒體“捂蓋子”,不想讓印度人知道中國的現狀,只會抹黑中國,因為他們不想讓印度人知道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看到這里,我只想對印度網民說:“三哥”,你這樣夸我們中國,搞得我都不適應了。
(這位印度博主的視頻讓不少印度網民破防)
當然,這條對印度“貼臉開大”的視頻立即在印度國內“炸鍋了”,不少被民族主義思想裹挾的印度網民對這名印度博主開始了語言攻擊,并列出不少“印度最大優勢”,結果這名博主卻非常“剛”,直接在評論區和這些“坐井觀天”的印度網民開始辯論,甚至直接喊出“中國領先印度50年”的口號。
(能從印度網民口中說出中國領先印度的言論不容易)
這視頻的熱度正高的時候,又有一名印度女網民,似乎是為了證明中國沒有博主說的那么好,把榕江洪水的視頻發了出來,結果沒想到“弄巧成拙”,這次評論區里那些“民族主義思想”的評論少了不少,卻多了更多的“反思者”。
(評論區里印度網民之間“吵起來了”)
印度網民評論稱,這個洪水是天災,結果中國人很快就把水排干了,而且中國人會很快把災區清理成水災發生前的狀態。而印度發個水災沒兩三個月,水根本消退不了。為什么這女網民光說中國受災,不說中國受災后怎么處理呢?明顯是想“蒙蔽國人”。
(“中國速度”讓不少印度人“大開眼界”)
還有印度網民可能查詢了榕江水災的相關消息,當場破防,他在評論中表示,榕江只是中國一個落后的省中的一個三線城市,還能在水災后獲得如此快速的救災響應和災后重建的速度, 這就算放在印度的一線城市都做不到。
(這么清醒的印度網民真是非常難得)
有些印度網民則對中國災后清理感到不可思議,中國在水災發生后幾天,就把街道清理的干干凈凈,這在印度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還有些印度網民更是“角度刁鉆”地表示,即使是城市被水淹了,也能看出這城市的規劃非常先進,發展速度非常驚人,根本不像是一個“三線城市”的水平。
(中國“三線城市”的發展就足以讓印度網民“破防”)
類似上述風格的評論還有很多,這和中國互聯網上對印度網民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在大多數場合,印度網民留給中國人的印象是盲目自大,民族情緒爆棚,對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敵意很重,尤其是喜歡貶低中國,不接受中國的發展現實。
(即使是水災中的畫面也讓印度網民“夸贊不已”)
但沒想到這次,印度網民的發言如此“正常”,讓人懷疑他們“上錯了網”。這種情況是怎么造成的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從傳播學角度看,公開評論區并不是“各抒己見”,更有可能成為“一言堂”。有一個“沉默的大多數”理論,通常在網絡上發言的,并不一定代表“多數人”的意見,因為“大多數”通常會選擇沉默,而不是在網絡上發聲。另外,根據傳播學的“沉默的螺旋”理論,當一個觀點被提出,受到支持后,不支持這個觀點的人,會選擇沉默,導致“另類”的聲音越來越少。這也是大多數時候,印度互聯網上被“民族主義”聲音占滿的原因之一。
(這次印度網民非常“理性”,并不常見)
而這次,在看到中國的發展和應對水災的優秀表現后,有印度網民終于憋不住了,發出了對印度現有問題詬病、對中國贊同的言論,隨后越來越多的印度網民會發現“找到組織”,并在這條視頻的下方“抒發客觀看法”,最終打造出了一個“非常正常”的評論區。
(印度網友都開始“反思”了,可見中國真實情況對他們的沖擊有多強)
這對我們中國人來說,也有一定參考意義,我們不應該將印度網民“臉譜化”,印度確實有不少對華有“惡感”的網民,但也有很多中立客觀的網民,我們應該團結這些人,為中國的“海外口碑”做出積極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