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在揭陽市惠來縣,當地涌現出一批熱心鄉親、群眾積極主動參與、支持、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稱“百千萬工程”),把“要我干”的離心力扭轉為“我要干”的向心力,以實際行動凝聚雙向奔赴、共建共享的強大合力,奮力書寫既有發展熱度、又有民生溫度的“百千萬工程”新篇章。
舍地“讓”出發展新坦途
在神泉特色小鎮項目建設過程中,當地村民累計捐贈土地1277平方米。其中,神農村的許林春身在云南、情系桑梓,當得知神泉鎮在實施海角甘泉提升工程,他主動通過神農村委會獲悉具體信息,在看到效果圖后,對保存弘揚海角甘泉文化的規劃設計連連稱贊,“我自愿捐贈海角甘泉周邊土地400多平方米,助力神泉鎮的建設”。
神泉鎮澳角村的黃某全、黃某挺、黃某淮,將自家土地無償捐贈給澳角村委會,用于實施漁民通道項目,合計捐贈土地面積約830平方米。岐石鎮岐石村的陳少輝主動將位于國道228線旁邊的地塊無償捐贈給鎮政府,用于建設“美麗圩鎮入口通道提升工程”的鎮標,為岐石鎮加快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貢獻自身力量。
主動“拆”出建設新空間
靖海鎮沫港村僅有一條進村主干道,交通條件相對單一,當地鎮政府正在啟動修建一條水泥道路。項目推進過程中,涉及沫港村村民陳運強的一處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的建筑物。在了解到道路建設的規劃情況后,村民陳運強主動作為,積極響應支持鄉村建設號召,自愿拆除該建筑物,以實際行動支持村道路建設,為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持。
神泉鎮澳角村的黃某全、黃某挺、黃某淮先生得知自家土地在漁民通道的規劃范圍內,為保證工程質量及建成后效益,他們自發清拆5間房屋、1個油罐,他們表示,建設漁民通道是利民的好事,方便漁民交易活動和車輛通行。
熱心“捐”出民生新希望
蔡天金和陳少輝兄弟倆作為從岐石鎮岐石村走出去的醫療工作者,始終沒有忘記養育他們的這片土地。他們在2024年8月投入4.74萬元,為村委會購置3臺空調,為敬老院添置了10臺壁扇、2臺洗衣機和一臺65寸電視機,23位老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升;今年5月,他們又投資22萬元,對村里500米長的泥濘巷道進行硬底化改造。他們的行動感染了其他鄉親,又有三位鄉親相繼捐資修繕村里的文化廣場。
溪西鎮鄉親在外創辦的卡姿蘭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廣州中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今年以來累計捐贈超110萬元,有效破解該鎮鄉村綠化資金短缺難題,助力掀起植綠熱潮,展現出溪西人民建設美好家園的蓬勃熱情。其中,溪西鄉親、卡姿蘭集團代表唐武盛先生主動擔當,每年捐贈50萬元設立教育專項基金,定向支持溪西鎮中小學獎教獎學工作,為當地教育事業注入新動能。
周田鎮中心幼兒園一直以來因缺乏配套建設無法投入使用。考山村的村民黃健華得知此事后,主動聯系鎮有關單位,自愿出資90萬元,用于該中心幼兒園的配套,促成該幼兒園于2024年9月份投入使用并正式招生,為該鎮提供250個優質學位,推動該鎮學前教育的辦學質量實現質的飛躍。
“給家鄉建設添份力,后續還有其他需要再說。”僑園鎮詹厝葛村的鄉親黃輝強,親自押運卡車,將一塊價值6萬元的景觀石穩穩矗立在實施提升項目中的村面前池旁,瞬間點亮了池景,更為“百千萬工程”添彩。
來源:揭陽市惠來縣委宣傳部、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