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俄羅斯文化部長柳比莫娃訪問朝鮮。
她不但受到了金正恩的熱烈歡迎,而且,還與金正恩共同觀看了兩國藝術家聯袂奉上的一場精彩演出。
而在演出期間,劇場的大屏幕上出現了驚人的一幕。那就是,金正恩在機場迎接在俄陣亡朝軍的遺體時,不但親手為每副木棺都小心翼翼地覆蓋上朝鮮國旗,更是淚灑當場。
當看到這一幕時,現場觀眾全都流下了激動的熱淚。
事實上,朝軍在去年年底已經到庫爾斯克參戰,按理說,陣亡將士的遺體早就運回國內,可為什么直到現在才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公開這個消息?
在這背后,金正恩到底有著怎樣的深思熟慮?
而在未來,朝俄的關系又將出現什么新的變化呢?
出兵
其實,俄羅斯和朝鮮在最近越走越近,一點兒也不令人意外。
首當其沖的原因就是兩國反正都在受著大半個地球的制裁,搞起來合作,反而沒有任何負擔。
俄羅斯這邊,因為和烏克蘭的戰爭長期化,彈藥供給早就出現了問題,放眼全球,能幫上忙的,也只有伊朗和朝鮮。但是,朝鮮因為和俄羅斯接壤,合作起來,明顯比伊朗更有優勢。
而且,朝鮮本來使用的就是原蘇聯制式的武器,炮彈和俄軍使用的基本一致,加上備戰了半個多世紀,彈藥庫存完全不是問題。反正,自己也先用不上,還不如支援給俄羅斯,換點寶貴的外匯。
事實證明,朝鮮的軍火支援確實緩解了俄軍的燃眉之急。
當然,朝鮮幫忙的目的并不只限于賺外匯,更深層的用意則是需要俄羅斯方面先進的軍工技術,尤其是在導彈和航天領域。最近,朝鮮把正在使用的我國即將退役的通訊衛星換成了俄羅斯的新衛星,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型號。
俄羅斯呢,也樂于幫這個忙。
順便,俄羅斯還能通過武裝朝鮮,在東亞方面給美國施加更大的壓力,從而獲得更多討價還價的籌碼。
本來,全世界都以為兩國的合作也就這樣了,可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到,兩國又整了個大活。
去年10月底,韓國和烏克蘭前后腳都爆出一個大新聞:在庫爾斯克戰場上,發現朝軍了!
這在二戰后,可是不多見。根據公開的信息,朝鮮上一次出兵海外,還是在1973年,派空軍支援埃及,打以色列。而這一回的含金量明顯要高點,因為支援的不是普通國家,而是俄羅斯。
那么,俄羅斯怎么淪落到這種地步了呢?
說實話,普京也是實在沒轍了。俄軍能打的主力基本都焊死在烏克蘭,可烏克蘭卻反推進了俄羅斯的地盤,如果俄軍大規模回援,那烏克蘭戰場的形勢就會出現變數,所以,找朝鮮這個強力外援確實能緩解俄軍的壓力。再說,朝鮮雖然窮點,但人家已經備戰了70多年,戰斗力應該不差,最起碼比烏軍要強不少。
朝鮮這邊,其實也愿意出兵。至于原因,主要有兩點。
首先,還是為了從俄羅斯換取更多的實際利益和戰略利益;
其次,朝軍從半島停戰后,從來沒有大規模作戰的經驗,通過這次實戰,不但能練兵,還能學習很多現代的戰場經驗。
據估計,朝鮮在去年一共出動了1萬人左右的精銳部隊。而且,在實戰中,這些朝鮮士兵確實展現出了不俗的戰斗力,俄軍半個月沒拿下的烏軍據點,他們兩小時就搞定了。
然而,這支生力軍卻在今年2月從庫爾斯克消失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歸國之路
朝軍雖然用戰績證明了自己不愧是一支戰場勁旅,但是,同樣也遇到了俄軍一樣的問題,那就是戰法落后,技術兵器支援不足,再加上漫天飛的無人機,所以,損失也相對慘重。
按照烏克蘭和韓國的說法,在4個月的戰斗中,朝軍的1萬多人幾乎傷亡了一半。雖然這個數據有夸大的嫌疑,但是,按照俄烏戰場的“絞肉機”打法,朝軍損失三分之一,不是沒有可能。
而這意味著這支部隊在事實上基本已經失去了戰斗力。
今年2月初,西方媒體稱朝軍已經有兩個禮拜沒在庫爾斯庫露面了,很可能已經撤回朝鮮。
對于具體原因,西方的猜測是因為朝軍的損失過大,已經完全超出了原先的估計,所以,朝鮮要重新評估參戰的損益。或者是俄方對朝軍的表現不太滿意,所以,就打發朝軍回國了。
但是,這種說法不太準確。
首先,西方媒體過去一直說朝軍的戰斗力如何如何,現在又說俄方不滿意,完全是自相矛盾。
其次,朝鮮陸軍的總兵力將近100萬,精銳的特種部隊總兵力也超過10萬,即便遭到損失,也不至于傷了元氣。
同時,俄烏戰場的戰斗強度始終不低,烏軍攻打庫爾斯庫又是拼了老本。所以,朝軍之所以撤走,有傷亡過大的原因,但更大的可能性是部隊回國休整,進行總結,傳授經驗,為新的部隊入俄作戰進行準備。也就是說,這次撤軍只是正常的輪換。
如此,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陣亡的朝軍士兵遺體需要運送回國。
其實,這種運送工作通過火車的方式效率更高。而根據這次演出時出現的畫面,俄方卻是使用運輸機將這些遺體直接送回平壤。
從畫面看,金正恩等人都是穿著厚厚的棉衣,這證明當時應該是去年冬天,而且,迎接的應該是首批運回國的陣亡將士遺體。
去年11月底,俄羅斯新任國防部長結束訪朝后,乘坐專機返回俄羅斯,而奇怪的是,有一架俄羅斯的運輸機沒走。當時,外界對此猜測紛紛,以為里面裝的是俄羅斯帶給朝鮮的軍事裝備。
如今,基本能肯定這架運輸機上裝載的其實是朝軍遺體。而俄羅斯之所以采用這種特別的方式運送遺體,無疑是體現了對兩國關系的重視和對陣亡朝軍官兵的尊重。換句話,俄羅斯給足了金正恩面子。
那么,朝鮮為什么過了半年才公布這個消息呢?
大概率是因為朝鮮方面對國際輿論還是有所顧忌,畢竟出兵之后,如果打得不順利,太有傷國家尊嚴。所以,等到庫爾斯克戰局明朗,且朝軍表現確實不錯之后,再公布這個消息效果反而更好。
而且,從公布的畫面來看,金正恩親自為棺木覆蓋國企,并撫棺落淚,這更能顯示出國家對陣亡將士的尊重,也更能鼓舞國內的士氣。
從演出現場的鏡頭可以看出,兩國藝術家的演出為這一幕烘托出了極其悲壯的氛圍,在座的金正恩、柳比莫娃和所有貴賓、觀眾無不動情落淚。
這一波操作,必須為金正恩點贊。
然而,精彩并未結束…….
書房
朝鮮的這次外事活動其實是慶祝和俄羅斯簽訂“盟約”一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
金正恩在25天之內先后會見了俄羅斯安全和文化兩大代表團,先是紹伊古,后是柳比莫娃。
而會見這兩位俄方高官的場所也特別有講究。
6月4日,僅僅時隔75天,紹伊古再次訪問朝鮮。
他和金正恩見面時的照片,最吸引人的倒不是熱烈的握手,而是兩人會晤的地點~金正恩在勞動黨中央大樓內的辦公室。
只見這間寬敞的辦公室內滿墻都是書柜,書柜里又放滿了書籍。辦公桌上有好幾部電話,而在辦公桌后面的墻上則是前兩代領導人的半身照。
這間辦公室算是朝鮮最核心、最機密的權力場所。根據以往的照片,金正恩在這間辦公室里都是處理國家最高事務和召開最重要的會議。
在此會見紹伊古則充分彰顯出金正恩對于朝俄關系的高度重視,也算給足了俄羅斯面子。
而這一次金正恩會見柳比莫娃還是在同一座大樓,但場所卻換了。
看照片,這個場所應該是一間新建的、高達4層的私人圖書館,而且,是第一次公開。放眼望去,圖書館的四壁全是藏書,整體設計古典、大方。
在會談的圓桌旁,還擺了一架鋼琴,更是凸顯出圖書館的文化韻味,也恰到好處地流露出金正恩的個人愛好。
會談時只有4個人,金正恩只帶了翻譯,俄方則是柳比莫娃和俄駐朝大使。這樣的安排則彰顯出金正恩的自信、從容和強大的領導力,同時,還表現出他可以親自掌控全局,并主導會談,而無需其他下屬的幫襯。
在談話中,金正恩表示兩國的“戰斗友誼”一定能進一步提升。柳比莫娃在此前則高度贊譽了兩國的文化交流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朝中社的通稿中,“談話始終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這一句是特意單獨列為一段。
這兩次會談的獨特地點除了顯示出朝俄關系的非同尋常,其實,還有另外的象征意義。
是啥呢?
那當然是展現出金正恩卓爾不群的興趣和審美,也是在向朝鮮老百姓和國際社會呈現出朝鮮領導人的親和、文雅以及具有獨特魅力的領導風格,非常有助于塑造出朝鮮和金正恩積極的公眾形象。
由此可見,金正恩真是用心了。
以目前的形勢看,朝俄的合作將越發緊密,現在的良好局面只是開胃菜而已。
下一步,關于朝鮮是否會再次向俄烏戰場派兵,以及兩國之間還將有什么樣的重磅合作,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素材來源:
直新聞丨金正恩哭了!跪地輕撫援俄陣亡士兵棺木……朝鮮公布罕見一幕
獨家丨金正恩重磅會客廳+1,一個月內朝鮮兩度“解密”對俄外交空間有深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