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無形的資源博弈正在悄然展開。
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四國外長齊聚華盛頓,意圖避開中國構建全新的稀土供應鏈體系。
看似強強聯手,實則暗藏玄機。
而中國早已提前布局,實施近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戰略變革。
當我國亮出王牌,他們還能從容應對嗎?
7月1日,美日印澳四國外長在華盛頓召開“四方安全對話”會議。
名義上聚焦安全議題,實質卻圍繞關鍵礦產展開布局。
此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聯合發布“關鍵礦產倡議”。
目標是在印太地區建立獨立于中國的稀土供應網絡。
表面上看,這是西方國家在資源戰略上的又一次聯盟嘗試。
試圖擺脫對中國依賴,重塑全球稀土格局。
但這場聯盟合作明顯缺乏堅實基礎,內部矛盾頻現。
表面團結一致,實則各自為政、各有盤算。
口號喊得響亮,行動卻難以統一。
會議前夕,美國副國務卿魯比奧率先釋放信號:
保障關鍵礦產供應鏈不僅需要穩定原料來源,更需掌握加工提純的核心能力。
美國真正關注的是對產業鏈核心環節的控制權,排斥中國只是表象,借機整合盟友資源才是真實意圖。
日本企業高度依賴稀土資源,本土儲量有限、開采成本高昂,最希望獲得穩定的供應渠道和合理價格。
跟隨美國步伐,既是戰略布局,也是無奈選擇。
澳大利亞雖坐擁豐富礦藏,卻缺乏深加工能力,叫得最響,實際最期待的是將原礦高價出售。
至于印度,技術薄弱、產業鏈缺失,更多是參與其中刷存在感。
一旦涉及資金投入、主導權分配等實質性問題,分歧立即顯現。
更現實的情況是,目前全球超過90%的稀土精煉能力集中在中國。
從原礦處理到高純度分離,從工藝流程到產能儲備,都是無法輕易繞過的門檻。
這不是簽署一份協議、發表一個聲明就能解決的問題。
當他們在紙上描繪藍圖、互相試探時,中國已經打出手中底牌。
不久前,中國稀土集團完成一次重大人事調整:
總經理、副總經理及三位非獨立董事全部更換。
新任管理團隊整體年輕化,背景也從傳統礦業向國際談判、全產業鏈協同方向轉變。
中國不再滿足于僅僅充當世界原材料供應商。
更具深意的是,新管理層明確將軍工與民用業務分開運作。
意味著未來中國在稀土資源配置上將更加精準、專業,并具備更強的戰略縱深。
中國稀土集團正從單一資源型企業,轉型為具有國家戰略職能的產業指揮中樞。
7月1日,新版《礦產資源法》正式生效。
此次修訂是對原有法律體系的一次徹底重構。
從立法原則、條文結構到執行機制,均進行了全面升級。
最關鍵的一項內容:首次將“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納入法律目標。
同時發布的《戰略性礦產資源目錄》將稀土、鋰、鎢等列入重點監管范圍。
今后這些資源并非任何企業都能隨意開采,只有具備國家安全保障能力的主體,才有資格獲得開發許可。
市場行為?必須服從國家戰略需求!
從現在起,稀土資源的配置和使用,將完全納入國家統籌規劃,不再由市場價格主導。
從人員調整到法律更新,中國早已不再是被動防御。
這場稀土博弈,已在技術、法律、戰略三個層面全面鋪開。
而那些在會議上信誓旦旦要擺脫中國的國家,恐怕尚未意識到。
當他們剛剛邁出第一步,中國已經在部署最終階段了。
再來看美國。
MP Materials公司是其最大的稀土生產企業。
雖然號稱自主開采、自給自足,但關鍵的中游提純環節仍嚴重依賴中國。
稀土并非挖出來就能直接應用。
從原始礦石到高純度材料,需經歷數十道復雜工序,技術壁壘極高。
美國并非沒有嘗試打造完整產業鏈,但受限于技術和配套體系,始終難以突破。
稀土提純過程并不光鮮,會產生大量重金屬污染,甚至放射性廢水。
中國當年為此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
而在環保意識強烈的西方社會,想推進此類項目,必須先通過地方政府、環保組織和公眾的重重審查。
美國的內華達州、加州等地稀土項目就因環保爭議屢遭停工、擱置。
這還只是起步階段,真要實現規模化生產?幾乎不可能。
別看稀土體積小,提純后的成本可不低。
在中國,一噸稀土精礦的處理成本可以控制在8000美元以內。
而在美國?人力貴、設備貴、環保要求更高,成本輕松翻倍。
西方企業的稀土生產并非依靠市場盈利,而是依賴政府補貼維持。
一旦財政吃緊、補貼減少,整個產業就會迅速萎縮。
西方的稀土計劃,看似熱鬧非凡,實則難以落地。
缺乏完整的技術鏈條,承受不起的環保壓力,負擔不起的高昂成本。
這不是愿不愿意做,而是根本做不到。
稀土之爭,其實只是序幕。
更大的較量已經擴展至鋰、鈷、鈦等關鍵戰略資源。
鋰是電動汽車電池的核心,鈷是高性能電池的關鍵成分,鈦則是軍工和航空航天不可或缺的材料。
這些資源的加工主導權同樣掌握在中國手中,西方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但中國不只是守住資源端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向高端制造延伸。
稀土+芯片+電動車+高端裝備,這才是真正的戰略組合。
這次稀土改革,不僅是對外部壓力的回應,更是為中國下一階段產業升級打下基礎。
未來的競爭,不是誰挖得多、挖得快,而是誰提煉得精、用得好。
稀土只是前臺,真正的角力,在技術和產業鏈背后。
觀察者網:2025-07-02《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環球網:2025-07-03《美日印澳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啟動,被指“針對中國”,專家:該合作面臨諸多挑戰》環球網:2025-07-02《陳弘:美日印澳聯合巡邏,貌合神離的表演》澎湃新聞:2025-07-02《美日印澳宣布啟動“四方關鍵礦產倡議”,確保供應鏈安全和多元化》光明網:2025-07-02《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正式實施——促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