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萊恩伯爵去世了,留下了88歲的斯萊恩夫人和一堆后代。
子女們忙活著后事,忙活著遺產(chǎn),忙活著接待各界名流,他們既想獲得外人的稱贊,也想從可憐的母親手里弄到一點兒錢。至于88歲年邁老母的養(yǎng)老如何安排,他們吵來吵去,最后勉強達成一致:就讓老太太去每個孩子家住上幾個月就好了。
他們沒問過老太太想法,88歲的人了還要有什么主見呢。子女們這樣形容斯萊恩夫人:“母親沒有主見,她漫長的一生中始終溫文爾雅,唯唯諾諾——是一件附屬品。”
他們把老太太當作一個物件,一個吉祥物,穩(wěn)穩(wěn)地擺在家里的哪個不起眼的地方,別讓她摔了就好了。
然而,出乎孩子們意料的是,斯萊恩夫人卻拒絕了他們的想法,她說:
?“多謝你們的好意了,我要一個人生活。?”
斯萊恩夫人,不,88歲的黛博拉·李,她決定在人生最后時光一個人生活。
十七歲那年,黛博拉·李立志成為一個畫家。
可是那時她太年輕了,也不夠堅強。在家庭的半強迫半引誘下,她嫁給了年輕有為的亨利,開始了自己作為斯萊恩太太的一生。
每當身為總督的丈夫回家的時,她必須在等著他;不管丈夫說什么,她必須準備好傾聽;她必須招待丈夫的政界熟人;就算是他呼喚她去天涯海角,她也必須追隨。
在這樣的生活中,哪還有一間畫室的位置?
丈夫的去世讓她的生活出現(xiàn)了新的轉機,她終于可以做一次自己了。
她坐火車倒地鐵地鐵去租房,和忠心的老女仆重新布置房子,拒絕了孩子們的探視請求,不再攪合進那些煩人的社交場合。她不在乎任何人的想法,她過著清凈、自由自在的日子。
古怪的收藏家菲茨喬治先生、有個性的房東巴克陀特先生以及靠譜的修理工戈謝倫先生成為她的新朋友。
88歲黛博拉老太太就此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以上故事出自英國作家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的《一切愁云消散》。
她是一個超級酷的作家,一生出版了十幾本詩集和十三本小說;她是伍爾夫的密友,是那本《奧蘭多》的主角原型。英國《衛(wèi)報》稱:“如果說弗吉尼亞·伍爾夫為知識女性提供了理論,薇塔則為普通女性繪制了行動地圖。”。
在《一切愁云消散》里,薇塔講述了一個 88 歲老太太的自我覺醒的故事,為讀者提供了一種超越年齡的生命力樣本——人生永遠可以重啟。
下周果麥書友會將共讀《一切愁云消散》,活出自我這件事,88歲才開始也不晚!快來加入。
廣告:掃描最后一張二維碼即可參加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