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周信芳誕辰130周年文獻展》7月3日、4日亮相朵云軒2025春拍預展現場,一批珍貴文獻首度面世,其中包括一代京劇大師周信芳"氣節三部曲"的劇本手稿。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當下,這批新發現手稿,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
周信芳用毛筆書寫的《史可法》《文天祥》《明末遺恨》三本劇本手稿備受關注。這三部京劇作品先后排演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與抗戰進程緊密呼應。周信芳將民族精神具象化為可感可知的舞臺生命,在民族危亡之際,"氣節三部曲"的上演,起到了振奮人心、凝聚力量的巨大作用。
在1937年寫成的《史可法》劇本手稿封面上,還標注了一句話"寫成五幕,因恐不能通過擱筆"。后來,周信芳按照田漢留下的創作提綱完成了《史可法》《文天祥》的劇本創作。
上海朵云軒拍賣有限公司高級主管胡玲玲告訴記者,如今已通過各種渠道找到當年《明末遺恨》《史可法》的影音資料,但一直沒有發現劇本手稿,這次從藏家手中把這批珍貴文獻發掘出來,不僅能感受到周信芳的藝術追求和愛國情懷,也為我們研究抗日救國運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資料。
展覽還首次展出了田漢致周信芳的珍貴信件,字里行間流出兩位藝術家的深厚友情與愛國情懷。1923年,周信芳與田漢在上海初次見面。上世紀三十年代,他們共同組織“文化界救亡協會”,周信芳排演了《明末遺恨》等具有強烈民族意識的劇目,田漢則創作了大量抗戰戲劇,曾為周信芳寫下“肝膽照人”四字,這是他們共同信念的寫照。
此外,四本周信芳日記記錄了1947年到1957年間,這位京劇大師在時代交替下的戲劇人生,是研究近代戲劇史與社會文化變遷的重要的第一手文獻。
此次朵云軒春拍預展匯集了上千件拍品,其中還包括博物館級藏品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折沿葵口大盤、以及齊白石、傅抱石、黃賓虹等書畫大家的作品。
編輯: 章海燕
責編: 師玉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