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似乎想對中國先發制人,并打算從以色列那里取經。畢竟以色列對伊朗不宣而戰,取得重大戰果,極大鼓舞了印度。對此,以色列向印度積極提供了導彈和經驗。顯然印度是把中國當成印度了,這種想法非常危險。
7月初,據《Defence Security Asia》披露,印度正計劃采購以色列空射版LORA彈道導彈(Air LORA),并計劃將其掛載于蘇-30MKI與“陣風”戰斗機上,實現遠程空中打擊能力的突破。
LORA原本是以色列為陸軍開發的地面發射導彈系統,而最新的Air LORA則是其空射版本,具備400公里左右的射程,飛行速度接近6馬赫,使用INS/GPS復合制導,打擊精度可達10米以內,屬于高精尖級別的戰術導彈。
最大特點就是“高拋彈道+高速終端突防”,可以對準地下指揮所、掩體工事實施快速斬首式打擊。同時,它還具備中段修正和一定的動態目標能力,整套設計更傾向于“先打中樞,打得快、打得狠”。
在印度的戰略規劃中,Air LORA不是單打獨斗的工具,而是納入整個“遠程打擊火力鏈”中的一環。配合已有的布拉莫斯-A導彈、SCALP巡航彈、國產Pralay彈道導彈,再加上無人偵察平臺與預警機系統,印度想打造的是一套“遠距離壓制+快速評估”的閉環作戰體系。
也就是說,印度空軍不是簡單想“有一發就發”,而是打算在信息支援、打擊控制和戰后評估上形成系統配合。目標很明確:要在戰時對中國或巴基斯坦的重要目標來一次“深打突襲”,在不引爆核門檻的情況下實現戰略壓制。
按照印度媒體的說法,這種能力能在“中印邊境沖突一觸即發時搶得先機”。更值得注意的是,Air LORA并非第一次出現在實戰中。早在中東的多次沖突中,以色列就曾利用類似導彈對伊朗目標實施打擊,尤其是在12日戰爭中,Air LORA曾被用于打擊伊朗后方目標,避開防空、精準打擊地下目標,取得一定戰術效果。
而以色列與印度的軍事合作并非新鮮事,從哈比無人機到“鐵穹”技術,從雷達系統到導彈數據鏈,以色列不斷將“中東戰法”復制到南亞?,F在,印度引進Air LORA的同時,也在引進那一套“突防打擊+先發制人”的作戰邏輯。
問題是中國不是伊朗,從表面上看,Air LORA確實是一種打擊能力的“提升”。但關鍵問題不是“能不能打出去”,而是“敢不敢打”和“打不打得中”。
Air LORA必須掛在蘇-30MKI、陣風這類主力戰機上空中發射,但這些戰機在接近中國高原戰區前,就早已被中方空警、地基雷達、電子偵察網絡牢牢鎖定。別說進入400公里的打擊圈,就連靠近西藏防線都難??諆灢辉?,制電磁權不掌握,所謂的遠程精確打擊,最后可能連發射窗口都沒法打開。
其次中國在西部方向早就建立了高密度的反導防空系統,HQ-9B、HQ-19再到HQ-26,這些裝備早就針對類似彈道軌跡的導彈進行過實戰演練。你LORA飛得快、彈道高不假,但能不能穿透層層攔截,真得打個大問號。
更別提無人機、天基偵察平臺、電子對抗系統早已常態部署。印方若真想“先發制人”,風險不只是導彈被攔,更是觸發更大規模報復,搞不好就是戰略誤判引爆邊境巨變。
印度或許在心理上真把中印沖突類比中東戰場,認為可以學以色列那一套“先打一把再說”。可現實完全不同。
伊朗面對以色列或美軍,的確在空優、制導系統、整體作戰體系上處于劣勢;但中國擁有全球頂級的作戰指揮能力、全維預警體系、完整反擊鏈條,且早已對印軍多次演習部署做過全程分析;更關鍵的是,中國不是只能被動應對,而是具備“非對稱打擊”能力的國家,能在多個方向、多個維度給予報復。
以為靠幾枚導彈、幾架戰機就能“壓住中國”,實在是高估自己、低估對手。說到底,印度今天大力打造所謂“先發制人”體系,本質上不是自信,而是焦慮——擔心邊境控制失衡,擔心軍力被中巴兩線夾擊,擔心在區域競爭中掉隊。
但越是焦慮,就越容易激進,越容易誤判。以色列的經驗未必適合印度,導彈性能的進步也彌補不了戰術能力與戰略環境的整體短板。印度若執意選擇走這條“空中壓制”路線,不排除未來邊境摩擦進一步升級,乃至引發局部沖突。但一旦真打起來,結果恐怕是他承受不起的。
中國目前并未就Air LORA明確表態,但從解放軍的部署和動向可以看出,中方早就有針對性準備:高原防區雷達覆蓋率已超95%,包括固定陣地和野戰機動站;防空系統“分層攔截、縱深布防”已成體系,應對中短程彈道導彈毫無問題;多型無人偵察平臺和預警機常態化部署,對空中突防目標的感知能力極強;高空高速攔截能力不斷提升,HQ-26即將服役,可執行更遠距離的彈道目標攔截任務。
此外,中方戰術打法更趨靈活,電子壓制、定向能武器、空地火力聯動……足以在戰場開局就打亂印軍的部署。
一句話,不是你有導彈就能打到我,而是你敢打,我能讓你吃不了兜著走。今天的印度,想“先發制人”,本質上是對安全困境的一種過度反應。中印關系雖有分歧,但邊境穩定、地區和平才是雙方最重要的共同利益。印度若真想靠導彈“穩局”,那不是謀安全,而是在制造更大的不確定。所謂先發制人的想法非常危險,很容易誤判,由此產生的代價根本不是印度可以承擔的。奉勸印度,與其總是把中國當成對手假想敵,不如好好解決一下印度制造和國內貧富差距更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