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日本足協公布東亞杯參賽名單,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份名單立刻在中國球迷中掀起波瀾,甚至有人喊出了“中國隊復仇機會來了”的期待之聲。
這份期待并非憑空而來。仔細審視這份名單:全部球員均來自本土J聯賽,無一名海外球員壓陣;更令人側目的是,其中有多達12名球員是首次披上國家隊戰袍。這與之前出戰世預賽亞洲區18強賽的那支星光熠熠的日本隊形成了鮮明反差。
相比之下,中國隊參賽名單是以世預賽的隊員為班底,有過亮眼表現的韋世豪、張玉寧、朱辰杰、王鈺棟等球員悉數在列。
代理主教練久爾杰維奇將老球員武磊、蔣光太、李磊、王上源、韓鵬飛、王大雷等調整出國家隊,征召了一些更為年輕的球員。
之所以如此較大幅度的調整參賽人員,主要是本屆東亞杯并沒有給國足設定目標成績,參賽的最大意義是通過比賽考察年輕球員的能力和提升年輕球員的比賽經驗。
但即使中國隊這個陣容,相比日本隊的陣容要“豪華”很多,于是就有人感覺“中國隊復仇的機會來了”。
在18強世預賽期間,中國隊面對日本兩戰皆敗。客場首戰以0-7的懸殊比分敗北,主場再戰又以1-3落敗。
兩戰對比,中國隊在主場打出了氣勢,雖然再次失敗,但中國隊在與對手的比賽中終于取得了進球。
那么中國隊能在本屆東亞杯實現對日本隊的復仇嗎?
答案是幾乎不太可能。
雖然中國隊更換了主教練,陣型與打法上會有所不同,也啟用了一些新人,但核心的問題還是在球員。
一場比賽的勝利與主教練的排兵布陣有一定的關系,但最核心的問題還是球員的個人能力,不管是小小的停球,還是帶球突破,亦或者是臨門一腳,都尤為關鍵。
除了個人能力之外,還有球員之間的默契配合程度。這支中國隊班底雖然征戰過18強賽,有所在賽場上的配合,但縱觀整個18強賽,精彩配合的場面屈指可數。又因為更換主帥,陣型與位置調整帶來的不適,基本可以與此前經驗抵消。
再看日本隊的陣容,雖然也是臨時組建的,并且大部分球員還是首次入選,被網友戲稱是“日本二隊”,甚至是“日本三隊”。但大家不要忘記上次東亞杯,日本隊也是類似的情況。
而今再看當時那支日本隊的隊員,已經有好幾位都登陸了歐洲聯賽,甚至已經在球隊坐穩了主力位置。這樣的個人能力,是中國隊球員不可比的。
現在的歐洲聯賽正處于休賽季,為什么日本隊主教練森保一不招募那些旅歐球員進隊呢?答案是他對球員有信心,并對自己的執教能力有信心。
屆時中國隊的戰績最終將會是什么樣呢?東亞杯即將開賽,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原創文章,如果喜歡請幫忙點個贊;如您有同感或不一樣的見地,請評論;如需轉載請聯系,擅自轉載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