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基斯坦電視臺近期播出的一次采訪中,國防部長卡瓦賈·阿西夫堅決否認了有關“巴基斯坦已經簽署協議購買中國殲-35A隱身戰斗機”的報道。針對坊間盛傳的重大軍購協議,這位防長表示所謂“即將交付”的說法純屬媒體炒作,目的是推動中國武器出口。
本文是《保加利亞軍事網》的一篇專欄文章,作者是Boyko Nikolov,由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需要指出的是,翻譯此文章只是為了轉述外國人員表達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觀點,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阿西夫的言論,引發了外界對巴基斯坦軍事現代化計劃,以及南亞地區政治動態的質疑。在南亞地區,巴基斯坦與鄰國印度持續的緊張關系始終是揮之不去的背景。此次否認正值外界對南亞地區空中力量平衡高度關注之際,而中國作為全球軍火供應商的崛起,也引發了從美國到印度的警覺。
阿西夫的言論,是巴基斯坦國防部門對相關傳言作出的首次官方回應。過去幾個月,甚至有一些報道稱,殲-35A最早可能在2025年8月開始交付。這些由社交媒體和國際媒體炒作的消息宣稱,巴基斯坦將成為殲-35A隱身戰斗機的首個海外用戶。
阿西夫的否認:澄清事實
在接受《阿拉伯新聞》采訪時,阿西夫堅決否認了有關殲-35A采購的傳聞:“你知道的,這只是媒體報道,都是媒體在炒作,不過是為中國武器出口造勢”。他的言論直接駁斥了有關巴基斯坦已經敲定采購40架殲-35A戰斗機并配備先進PL-17遠程空空導彈的說法。
阿西夫的否認凸顯了巴基斯坦在公布國防采購計劃方面的謹慎態度,尤其是在今年早些時候克什米爾控制線發生沖突后,與印度關系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作為首位就此事發聲的巴基斯坦政府高層,阿西夫的聲明具有權威性,表明殲-35A的正式采購協議尚未達成。
謠言的起源:殲-35A交易如何引發關注
關于巴基斯坦與中國簽署殲-35A采購協議的傳聞最早出現在2024年,隨后殲-35A在珠海航展上高調亮相后持續發酵。《亞洲防務安全》和《歐亞時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借此機會報道稱,巴基斯坦已經批準采購40架殲-35A,用來替換老舊的美制F-16,社交媒體上出現的大量帖子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猜測。
2025年4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武裝襲擊,導致5月7日至10日發生短暫的激烈對抗,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上述猜測也隨之增多。這些謠言的迅速傳播反映了國防報道的敏感性,未經證實的說法能夠迅速影響外界對地區力量格局的判斷。對于讀者而言,這凸顯了辨別事實與炒作之間差異的重要性。
殲-35A:聚焦中國隱身戰斗機
殲-35A是中國沈陽飛機工業集團研制的一款第五代隱身戰斗機,由殲-35艦載機和FC-31驗證機發展而來,針對奪取空中優勢和執行地面打擊任務進行了優化。殲-35A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采用流線型隱身設計,雷達反射面積僅為0.001平方米,與F-35戰斗機相當,在戰斗環境中難以被發現。
殲-35A配備了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包括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和紅外搜索跟蹤系統,提升目標探測和跟蹤能力。此外,殲-35A采用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DSI),并配備一體式氣泡座艙蓋。與中國另一款隱身戰斗機殲-20相比,殲-35A尺寸更小、維護更簡便,成為出口市場上更具成本效益的選擇。
目前,巴基斯坦空軍裝備了與中國聯合研制的JF-17“梟龍”戰斗機、中國制造的殲-10CE戰斗機、美國制造的F-16戰斗機以及法國制造的老式“幻影”戰斗機。而印度空軍裝備了法國制造的“陣風”和“幻影”戰斗機,以及俄羅斯制造的蘇-30MKI和米格-29UPG戰斗機,缺乏隱身平臺。如果巴基斯坦獲得殲-35A,將擁有潛在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