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之王單口季2官宣了本季的48位參賽選手,有了第一季的成功,新一季的節目還是很令人期待的。
這節目最勾人的是:掏心窩子講那些狗屁倒灶的生活小事,一吐槽大家就笑趴下了,讓你一邊拍大腿一邊暗戳戳想“這不就說的是我嗎?”
回想第一季“猴系喜劇”付航那句“passion”出圈為啥?還不是因為他臺上那臉紅脖子粗的勁兒就跟他真剛被老板噴完回家一樣啊!這種真實感才是觀眾買單原因,因為那是赤裸裸的共情!
小鹿和唐香玉上一季那場女性視角的表演,簡直為"姐妹茶話會"樹立了標桿!
唐香玉那次相親的奇事,輕輕松松地,就把臺下的姑娘們逗得笑出了眼淚,現場的氣氛,簡直讓人忍俊不住。
那些“你每月口紅預算多少”這樣的靈魂拷問,就如同一把把尖刀一般,戳中了當代女性的軟肋,不過她們卻能夠輕松愉快地將其化作舞臺上的笑料。
細想起來,喜單能夠贏得女性觀眾的芳心,不正是因為它將閨蜜間的私房話搬到了舞臺之上,就如同剝洋蔥一般,一層一層地揭開那些心領神會的痛點呢?
那些在洗手間補妝時才敢吐露的真心話,如今在聚光燈下綻放出,令人會心一笑的光芒。
那這一季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選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跨界搭檔這事兒可得先潑盆冷水醒醒神
當尚筱菊跟王九龍的相聲組合預告片剛發布出來,觀眾席那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這組“混搭CP”,不就是要在舞臺上,呈現出那種“包袱如同雨點般噼里啪啦地往下掉落滿地”的效果嘛?
要說為何大家對跨界喜劇如此不看好,瞧瞧閻鶴祥上季的表演就知道了。
這位評書界的老江湖,硬是把半夜趕火車這件,尋常之事,講得驚濤拍岸般,壯闊。那可是用幾十年的人生閱歷,熬煮出來的“高湯”呢。
新人呢?就像公司團建時,硬湊著進行那破冰游戲,沒有真實的生活所蘊含的苦澀來打底,強擠出來的笑料,就如同沒經過發酵而變得又僵又硬的面團一般!
這種反差,恰恰撕開了喜劇舞臺的殘酷真相:要么你真有滿肚子的酸甜苦辣能夠倒出;要么就等著被臺下觀眾的“喝倒彩”的浪頭拍死在沙灘上!
不過有讓人捏把汗的選手,就有穩扎穩打的“寶藏”。
房主任這個“重啟大媽”我得重點嘮,人家臺上那句“不被年齡定義”多戳心啊。
想想你媽給你吐槽廣場舞大媽搞小團體那副氣鼓鼓的樣兒,是不是賊逗?
這阿姨將村里那些吵架拌嘴的經歷,用線縫成了段子講出來,就如同我們在樓下,聆聽大爺吹牛一般,那樣地鮮活!
上周末我姑媽還邊剝毛豆邊抱怨鄰居偷摘她種的蒜苗罵了半小時,把我樂得肚子痛!
大齡選手最狠之處在于:無論學歷怎樣,在生活里積攢起來的那些瑣碎之事,全恰似火藥那般,只要將引子點燃,便能把整個廳堂的人都逗得開懷大笑!
有人靠生活閱歷制勝;也有人帶著“跨界光環”備受爭議。
再來看看那個龐穎,辯手出身的她,在預告片里,明顯還帶著些,綜藝的虛招子,看著像公司年會硬凹氛圍的同事一樣,擰巴!
為啥說她表演風格突兀?
你瞧她在綜藝里,那種正經辯題的架勢,對上脫口秀舞臺,就跟咱朋友,突然在KTV里,念PPT講項目報告似的,大家先是憋住笑,而后陷入沉默!
這就是喜單最核心的原則了:沒經歷過被外賣送遲到半小時罵娘的悲催人生,就別裝熟!
否則臺下觀眾早一秒“哈哈”下一秒翻白眼了!
而在爭議與期待交織中,還有一類選手值得我們重新審視。
再揪揪史妍,她在那上一季被批“臺風過于怪異”,如今細細想來,著實是有些嚴苛了呢。
畢竟有些人的笑點本就比較獨特,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就跟咱們閨蜜圈里總有一個人專愛冷笑話,大家翻白眼但也得陪她笑成嗎!
這不和咱社群里總有小眾愛好被群嘲一個理兒么?
節目應該留縫給這種另類表達,你非要求所有人都像南瓜這種外賣小哥那樣接地氣,也太沒意思了!
事情說到這個點,我突然恍然大悟:喜單為啥能牢牢抓住我們的心?
關鍵在于,它將職場摸魚,相親時遭遇翻車,以及那塑料般的姐妹情等,這些看上去令人糟心的日常,全都好似珍藏的珠寶一樣,經過細致地打磨之后,被搬到了舞臺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