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2229字
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小暑是農歷的第 11個節氣,
2025年7月7日進入小暑節氣,小暑節氣是指天氣已經炎熱,月平均氣溫達25~26°C,但還沒有達到最炎熱的節氣,即將進入“初伏”。
小暑養生要點
1.起居養生
小暑時節氣候炎熱,晝長夜短,建議晚睡早起,保證7 - 8小時的睡眠時間,可在中午適當午睡,時間以30分鐘到1小時為宜。居住環境要保持清涼透氣,可適當使用風扇、空調等,空調溫度一般設置在26℃左右較為合適。
2.飲食養生
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既能補充營養,又可清熱解暑。減少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的攝入,以免加重體內濕熱。
*注意補充水分和鹽分,可多喝一些淡鹽水、綠豆湯、荷葉茶等。
3.運動養生
小暑時氣溫高,運動不宜過于劇烈,應選擇在清晨或傍晚等相對涼爽的時候進行,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宜。運動后要及時擦干身上的汗并且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
4.情志養生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容易感到煩躁不安,應注重情志調節。當發現自己情緒不佳時,可通過聽音樂、旅游、閱讀、繪畫、觀影、與朋友傾訴等方式來舒緩情緒。
人的情緒得到及時放松后,在炎炎夏日也能心靜自然涼。
小暑節氣適宜食用的瓜類
1.西瓜:堪稱夏季消暑解渴神器,飽受歡迎。西瓜富含水、維生素C和番茄紅素等營養成分。
2.冬瓜:是一種低熱量、高膳食纖維的瓜類。
冬瓜含水量高達96%,能補充水分、促進排尿,幫助身體排出多余水分,減輕水腫。
3.黃瓜:富含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B?、C等)和礦物質(如鈣、磷、鐵等)。
*黃瓜熱量極低,適合各類人群在夏季食用。
4.苦瓜:中醫認為“苦能燥濕”,苦者味之一,濕者氣之一,氣味相作,影響人體津液之穩態。
苦瓜能增進食欲、健脾開胃,對于因暑熱導致的食欲不振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苦瓜中含有類似胰島素的物質,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5.絲瓜: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維生素B?、維生素C,還有皂苷、植物黏液、木糖膠等營養成分。
絲瓜對于夏季常見的咳嗽、咽喉腫痛等有一定緩解效果。
特殊人群吃瓜注意事項
1.糖尿病患者
①西瓜:西瓜升糖指數相對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時需嚴格控制量,建議每次食用不超過100克,且應在兩餐之間食用,同時密切監測血糖,觀察食用后血糖的波動情況。
②冬瓜:冬瓜含糖量低,對血糖影響較小,糖尿病患者可適量食用,但烹飪時應注意少油少鹽。
③黃瓜:黃瓜含糖量極低,糖尿病患者可較為放心食用,可作為日常果蔬的選擇之一。如果選擇腌制黃瓜,需要嚴格控制用量。
④苦瓜:苦瓜有一定輔助降血糖作用,糖尿病患者可適當多吃,但同樣要注意烹飪方式,避免加入過多油脂和糖分。
⑤絲瓜:絲瓜含糖量不高,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一般不會引起血糖大幅波動,但也要注意合理烹飪和控制量。
2.腸胃功能較弱者
①西瓜:西瓜性寒涼,腸胃功能較弱者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癥狀。建議少量食用,且不要吃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西瓜,最好在常溫下放置一會兒再吃。
②冬瓜:冬瓜有利尿作用,腸胃功能弱且本身尿量較多者,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加重身體水分流失,導致脫水等情況。
*烹飪冬瓜時應盡量煮得軟爛一些,便于消化。
③黃瓜:生黃瓜性涼,腸胃不好的人直接生食可能會刺激腸胃,可將黃瓜煮熟后食用,如黃瓜湯、黃瓜炒雞蛋等,減輕對腸胃的刺激。
④苦瓜:苦瓜的寒涼之性更為明顯,腸胃功能較弱者應少吃,若要食用,可通過焯水等方式減輕其苦味和寒涼程度,且一次食用量不宜過多。
⑤絲瓜:絲瓜相對較為溫和,但對于腸胃極為敏感者,烹飪時可將絲瓜煮得更軟爛,利于消化吸收,避免引起腸胃不適。
夏日清香多汁的瓜果
不僅為我們的味蕾帶來了無盡的享受,
更為炎炎夏日帶來了絲絲清涼。
然而吃瓜雖好,可不要貪多哦!
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科學吃瓜!
參考文獻:
[1]曹華.小暑[J].中國蔬菜,2021,(07):109.
[2]李佳欣,馮玉.絲瓜不同部位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21,42(10):355-361.
[3]魯夢情,高哲,李婷,等.西瓜貯藏期品質變化與綜合評價[J].北方園藝,2025,(08):35-41.
[4]丁長河,白璐佳,尹萌.環化酶阻斷劑對三孢布拉氏霉菌發酵生產番茄紅素的影響[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44(04):67-73+83.
[5]郭智廣,王毅紅,張穎,等.黃瓜、冬瓜、苦瓜、絲瓜和西瓜中的鉀、鈣、鎂等8種元素含量分析[J].中國瓜菜,2019,32(09):25-29.
[6]李沛奕,趙敏.苦能燥濕之古義今說[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4,39(12):6330-6337.
[7]劉思涵,周椿雨,童子娟,等.中國黃瓜出口貿易結構與國際競爭力分析[J].中國瓜菜,2025,38(03):188-196.
[8]崔宏偉,韓汶延,于蕾,等.苦瓜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21,23(05):1712-1719.
[9]邱文敬,許云飛,柴亞倩,等.絲瓜果實品質性狀因子分析與評價體系建立[J].江蘇農業學報,2024,40(12):2324-2333.
[10]張弘睿,張姝珺,李英帥.濕熱體質的實證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4,39(12):6604-6607.
[11]張裕舒,楊天天,李夢爍,等.西瓜果實中果糖含量分析與評價[J].西南農業學報,2018,31(04):786-795.
來源:大興科普
告訴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