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4日訊(山東經濟廣播記者 張悅強 通訊員 張文)7 月 3 日上午,濟南?臨夏東西部教育協作迎來重要時刻,“友藝聯盟?!?揭牌儀式暨 “友藝聯盟 與愛同行” 主題活動在臨夏市紅園路小學、濟南市市中區愛都小學同步舉行。兩地學校師生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與活動,這一舉措標志著兩地教育協作邁向藝術共研、資源共享的新階段。
藝術搭橋梁,愛心捐贈深化協作情誼
活動伊始,臨夏市教育局黨工委書記、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雷軍致辭。他回顧自東西部教育協作啟動以來,濟南市市中區通過教師 “組團式” 幫扶、“云端教研”、資源共享等一系列舉措,為臨夏教育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在此次活動中,濟南愛都小學學生通過 “年貨大集” 愛心義賣,籌集近萬元善款,購置價值 8920 元的樂器及書畫用品捐贈給紅園路小學。據了解,三年來,愛都小學已先后向臨夏市多所小學捐贈價值 5 萬余元的圖書和學習用品,持續架起跨越千里的愛心橋梁。
隨后,臨夏市教育局黨工委書記、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雷軍,濟南市市中區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宛震,臨夏市紅園路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黃良萍,濟南市市中區愛都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呂華,分別在臨夏市紅園路小學、市中區愛都小學通過網絡連線,共同為 “友藝聯盟校” 揭牌。
以藝術教育為紐帶的聯盟建立,進一步深化了濟南與臨夏的教育協作。愛都小學學生發展部部長張文詳細介紹了愛心義賣活動,此次捐贈讓兩地學子得以 “同握畫筆、共奏音符”,共享藝術之美。
名師引領,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活動現場,濟南市市中區教體局黨組成員、總督學杜新利與市中區教體局藝術教研室負責人主任郭萌,共同為 “融?藝” 名師工作室揭牌。作為濟南市市中區新時代 “經緯三名工作室” 建設工程的一部分,“融?藝” 名師工作室由愛都小學何友猛老師主持。未來,兩地美術教師將依托工作室,聚焦學科教研與藝術活動,在交流互鑒中實現專業能力的提升。
互動傳情,歌聲見證協作歷程
在互動交流環節,兩校學生通過線上溝通,互相了解彼此家鄉的習俗與文化。緊接著,兩地師生共同唱響同一首歌,拉開了東西部教育協作《和》MV 的拍攝序幕。歌聲中,既有黃河奔流的磅礴力量,又飽含泉城潤物的脈脈深情,成為東西協作的生動見證。據悉,該 MV 將于 7 月 10 日發布,屆時將全面展現兩地教育協作的豐碩成果。
展望未來,共繪教育協作新篇
臨夏州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健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東西部教育協作啟動五年來,濟南市市中區教體局累計選派 27 名優秀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師赴臨夏支援,深度參與當地教育教學改革與課程實踐。市中區創新實施的 “15+4+N” 教育協作幫扶機制,有力促進了兩地教育資源的深度對接與優勢互補。
“友藝聯盟?!?的建立,是東西部教育協作內涵深化與領域拓展的重要標志。未來,濟南與臨夏雙方將繼續秉持 “協作共贏、共同發展” 的理念,深化合作。讓教育紐帶緊密連接兩地師生心靈,讓 “同唱一首歌” 成為友誼與協作的動人旋律,攜手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培育時代新人貢獻力量。此次活動不僅搭建了藝術教育協作新平臺,更深化了兩地師生的社會責任與情感聯結,為東西部教育協作提供了創新范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