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視”的消息,剛剛進入7月,美國突然宣布暫停向烏克蘭運送部分防空導彈和精確制導武器。五角大樓內部人士給媒體的說法,是美國自身武器庫存過低,相關炮彈、防空導彈和精確制導武器的總量正在銳減。雖然美國這一決策早在6月初就已做出,但直到最近才被公之于眾。原定援助烏克蘭的兩萬枚反無人機導彈,也已被調往中東。從時間點上來說,以色列這一戰,西方無疑藏了太多的能力欠缺信息。
這件事情其實是非常奇怪的。為什么?特朗普政府雖屢次對援烏罵罵咧咧,實際上卻盡力維持軍火輸送。唯一一次暫停,還是在俄烏即將談判的情況下。那之后,基本就不再提拒絕援烏的話題。而如今,美國首次以“庫存不足”為由斷供烏克蘭,無論是時間節點,還是美國對外動態,都幾乎明確了這是因為剛剛停火的伊以沖突。
伊以沖突這事兒沒過去多久,大家應該還有印象。整場沖突里,美國明面上的介入,僅限于空襲伊朗核設施這一次。此外頂多是各類戰略資源的大規模調動。然而美軍當真就這一點空襲動作嗎?又或者是各大外媒對美軍實際動作諱莫如深,導致外界形成了信息空洞?畢竟,這次軍火斷供烏克蘭的時機與以色列彈藥告急是高度吻合的。當伊朗“見證者”無人機的飽和攻擊讓以軍被迫實行“導彈配給制”,美國不惜挪用原本給烏軍的反無人機導彈,無論怎么看,美國都像是經歷了一場掏空家底的秘密戰爭。恐怕美軍還偷偷的進行了一場大規模裝備,去馳援中東。以色列總參謀長扎米爾也突然改口承認沖突將演變為“長久行動”,更暗示西方暗戰的深度遠超公眾所知。
從斷供烏克蘭的情況來看,美國基本暴露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美國根本無力同時支撐2場戰爭。表面看是庫存問題,實則揭穿了美國軍工復合體的致命軟肋——軍工產能早已伴隨著“工業空心化”一道走向虛無。去工業化三十年,美國終于讓軍工命脈毀在了“錢”上。
冷戰結束時,美國擁有51家主要軍工承包商,如今僅存5家。過去二十年,金融資本吞噬了制造業根基,五角大樓的“即時生產”模式將供應鏈推向懸崖。當俄烏戰爭與伊以沖突雙重疊加,庫存清零的警報終于拉響。按照當前趨勢,7月7日,以色列又將訪美,幾乎可以肯定還是要談軍備援助。屆時,特朗普又該拿什么偽裝自己癟癟的口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