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楠
當全網都在熱議特斯拉Robotaxi奧斯汀首秀“翻車”,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的高管們隔空博弈之時,哈啰、螞蟻集團、寧德時代共同發起的“造父科技”正式注冊,三方首期合計出資超過30億元,這標志著哈啰正式進軍Robotaxi。
而后幾天,在哈啰總部19層的會議室中,哈啰Robotaxi業務首席科學家Yolanda在接受速途網等多家媒體采訪時提出“哈啰會立志成為全球領先的AI出行公司”。
在出行領域,直接喊出“AI出行公司”的企業很少見,這是源于“出行”兩個字所涵蓋的細分賽道太多。小鵬汽車在去年宣布未來10年要成為面向全球的AI汽車公司,李想也在去年年底的訪談中介紹,理想汽車的愿景已升級為“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但值得注意的是,兩者都沒有選擇“AI出行”這個標簽。
相比于小鵬汽車與理想汽車本就專注于智能汽車,“AI出行公司”的概念似乎并不能讓外界一下子與哈啰這家公司聯系起來,那么入局Robotaxi,真能讓哈啰躍升為“AI出行公司”嗎?哈啰轉型升級的底氣又是什么?速途網試圖通過本文回答這些問題。
“性感”的Robotaxi,哈啰要在三年內商業化
據高盛發布的研報顯示,預計中國Robotaxi市場將從2025年的5400萬美元增長至2035年的470億美元,十年間增長757倍。而在商業化方面,研報稱Robotaxi企業將在不同城市級別逐步實現盈利,2026年在一線城市、2031年在二線城市、2034年在其他城市實現單輛車毛利轉正。
從行業來看,滴滴自動駕駛已在北京、廣州和上海示范區域內混合派單,連續安全運營超過1800天;今年2月,搭載吉利“千里浩瀚”解決方案的曹操出行Robotaxi車輛在蘇州、杭州啟動試點運營;享道出行與Momenta完成戰略合作協議簽署,雙方將共同打造全球首個基于前裝量產的Robotaxi車隊,并率先于上海啟動運營。
從時間維度來看,哈啰入局Robotaxi并不早,但在哈啰Robotaxi業務首席科學家Yolanda看來,現在有一些模型甚至是都已經開源,作為后發者,哈啰并不是說0來開始訓練數據,更多地會針對后面沒有解決的那一部分問題有針對性獲取數據和訓練。
一個“性感”的賽道,總是異常擁擠,而后來者想要突圍,勢必需要契合的“搭子”一起向前。速途網注意到,螞蟻集團、寧德時代此次與哈啰共同入局Robotaxi,三方首期合計出資超過30億元。那么,這對在2019年便攜手推出“小哈換電”的“鐵三角”又會如何謀劃Robotaxi呢?據Yolanda介紹,螞蟻集團在AI基礎建設,AI算力,算法的研究,會給哈啰很大的助力;寧德時代則在滑板底盤以及電池動力技術為哈啰提供集成和支持。
事實上,要想成為全球領先的AI出行公司,除了擁有勢能很強的合作方,自身的技術儲備同樣必不可少。但是,如果我們從車企,自動駕駛技術公司以及運營平臺公司構成的Robotaxi黃金三角來看,哈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顯然更偏向運營平臺公司。對此,Yolanda直言,哈啰其實積累了很多自動駕駛的相關的技術。“我們有AI的運維調度,高精度的定位,還有地理圍欄,電池能源的管理,以及用戶行為預測以及安全等級相關的技術核心壁壘,這為我們進軍Robotaxi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哈啰會進行一個差異化的競爭”,Yolanda告訴速途網,哈啰首先會打造一個多層次可接入的運營平臺,適配不同車企,以及Robotaxi的技術合作伙伴。“我們可以通過像運力接入的方式,能夠合并到我們的運營平臺里面給到乘客提供一站式的Robotaxi用車的體驗。”而對于Robotaxi不可回避的商業化時間表,哈啰則計劃在三年時間內嘗試。
哈啰希望能夠降低一個城市開展Robotaxi的門檻。目前,哈啰已經積極和各地政府展開深度的溝通和合作,有些城市針對Robotaxi非常友好。而在未來,哈啰Robotaxi還會積極開展國際化業務,把我們中國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帶向國外。
在速途網看來,在Robotaxi越來越被公眾接受的當下,盡管哈啰是個“后來者”,但憑借對于Robotaxi落地路線清晰的思考,以及自身多年技術的儲備,可以認為哈啰已經具有AI出行公司的雛形。
全球領先的AI出行公司,為什么是哈啰?
確定了“全球領先的AI出行公司”這一目標,哈啰必須快速成長才能站在AI的潮頭之上。而為了更好地理解“AI出行”,在采訪中速途網也向Yolanda發問:AI出行公司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交易模型、智駕、語音交互以及后端運維等”,Yolanda介紹到,AI更多的是一個手段、工具,哈啰打造Robotaxi平臺是技術驅動,同時數據也能夠更好地匹配交易,更好地服務用戶。
那么,作為哈啰Robotaxi業務首席科學家的Yolanda,她又是如何與哈啰結緣的呢?Yolanda在采訪中稱,當進入到哈啰之后,她發現一家公司能從一塊錢的生意里面賺到錢,背后肯定不是人海,也不是通過發券的形式來獲利,反而通過的是技術。
“其實兩輪車更像是低階段的智能體,更多是靠體系平臺技術在做運營和運維,哈啰在這一端是有一定的優勢,這是很吸引我的一個地方”,Yolanda還表示,技術上也很有挑戰,如何更好通過體系化的約束能夠實現Robotaxi可量產產品的安全可靠。
“我很喜歡做有挑戰性的事情!”,“我做自動駕駛做了十幾年,在這個大的浪潮里能夠深度參與,能夠參與到產業化的落地,我是非常興奮的”。
此時,筆者想起邁克爾·喬丹的一句名言:一名偉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讓周圍的隊友變得更好。如今,Yolanda正是團隊中能夠讓帶領團隊變好的那個人。
擁有10年以上智能駕駛領域工作經驗的Yolanda曾在美國特斯拉無人駕駛核心研發團隊任職,從零開始參與構建Tesla Autopilot系統,也帶領團隊成功交付覆蓋10余款不同車型的L4 one for all系列產品。今年,Yolanda加入哈啰出任Robotaxi業務的首席科學家,正是希望能夠為中國的自動駕駛以及走向海外出一份力。
哈啰正在向AI出行公司加速前進,這是速途網在本次采訪中最直接的感受。據速途網了解,目前哈啰Robotaxi團隊規模已達上百人,其中70%是技術人員,一半以上都是博士,囊括了海內外的頂尖的院校。Yolanda也在采訪中發出“英雄帖”,她希望有更多好的人才能夠加入哈啰,共同創造和探索Robotaix新的領域和新的技術棧落地。
事實上,哈啰集團CEO楊磊現在也是造父科技的CEO,對于戰略發展、技術選型、戰略運營節點,甚至是每一個項目都是在深度參與。“大牛”對于Robotaxi的專注,一方面將對這組“精英部隊”時刻鞭策,另一方面也將驅使哈啰更快地向“AI出行公司”躍遷。
約翰·肯尼迪曾說,改變是生命的法則,那些只看過去或現在的人,注定會錯過未來。
從2021年遞交赴美IPO招股書時“國內領先的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務平臺”,到如今“全球領先的AI出行公司”,速途網看到的是在AI的浪潮中一個更有想象力的哈啰,盡管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