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儀電氣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設備。 本報記者 楊苗苗 王娜 本報通訊員 海宇 攝
?廠通路潮白河大橋。 本報記者 楊苗苗 王娜 本報通訊員 何賽 攝
5月8日清晨5時45分,“大廠至潞城地鐵站快速通勤公交專線”首班次公交車從始發站大廠回族自治縣榕楓園小區駛出;與此同時,京唐城際鐵路大廠站的安檢口,拎著公文包的上班族正刷證進站;而在幾公里外的力姆泰克生產車間,大型設備有序運轉,正在對傳動裝備零部件進行精密加工——這幅橫跨交通、生態、產業的晨間圖景,正是大廠回族自治縣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日常場景。
從北京上班族的“跨省通勤路”到潮白河的“清水綠岸”,再到北京企業扎堆的“創業沃土”,大廠正以激揚旋律奏響協同發展新樂章。
織密路網享同城
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系統和先行領域。
大廠回族自治縣至北京市潞城地鐵站快速通勤公交專線的開通,標志著河北首條公交班線正式進入北京運營,方便往來兩地群眾出行。至此,北京與大廠兩地往返公交增至7條。
“以前我拼車上班,現在公交開通了,去北京上班的交通方式又多了一個選擇,還經濟實惠。”大廠居民姜偉說。
據了解,該公交專線每日發車18個班次,在早晚高峰通勤時段運營(早高峰10個班次,晚高峰8個班次),執行單一票制,乘客可享受與大廠縣域公交同等優惠政策。全程共設置12個站點,在大廠境內11個站點停靠,輻射16個小區,服務群眾5萬余人,途經廠通路潮白河大橋,終點站設在北京市通州區潞城地鐵站,可實現與北京地鐵6號線無縫銜接,方便通勤人員換乘地鐵。
近年來,大廠始終以交通一體化為先導,積極融入京津冀交通網絡,全力構建便捷高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首都環線高速公路G95(大廠段)建成通車,推動京津冀區域形成主要城市之間“1小時交通圈”;打通交通堵點,加快推進重點項目,“西通北聯”路網格局基本形成。
交通網越織越密,同城化愈加凸顯,交通一體化成果正惠及三地更多居民。
磁吸京企強動能
產業協作是協同發展的關鍵支撐。
近年來,大廠積極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相繼引進一批創新性強、成長性好、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項目,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強發展動能。
近日,在力姆泰克(廊坊)傳動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大型設備有序運轉,正對傳動裝備零部件進行精密加工。力姆泰克是一家專注于電動推桿、螺旋升降機、航空飛行模擬器等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裝備、航天航空等多個領域。2014年,該公司從北京市通州區遷入大廠高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快速發展,產值實現了千萬級別到上億級別的跨越。
“來到大廠后,公司各項業績指標都有了質的飛躍。”力姆泰克(廊坊)傳動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衛表示,2016年,公司成功登陸新三板;2018年,投資2億元新建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恒溫廠房,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產值較之前翻了5倍。
和力姆泰克一樣,從北京市通州區遷入大廠高新區的美儀電氣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化高低壓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變壓器、開關柜、智能電網相關產品及配件生產,具有較強的市場開拓和產品研發能力。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原有用地已無法滿足發展需求。
大廠敏銳捕捉到企業的發展困境,憑借優惠的產業用地政策以及高效的項目審批流程,吸引美儀電氣等企業扎根大廠。如今,美儀電氣、樂恒節能環保設備、國測航空航天材料檢測等一批高端企業在大廠積極興建二三期項目;環京預制菜智慧產業園(一期)等在建項目加快建設。
大廠高新區招商合作局局長劉文穎表示,將繼續完善企業領導干部包聯、領辦代辦、封閉式管理等機制,大力宣傳“拿地即開工”“承諾即開工”和全程跟蹤、一事一議等項目推進措施,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服務保障水平,全力打造協同發展新高地。
作為大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的主陣地,大廠高新區緊盯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等主導產業,主動對接北京疏解企業,積極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協同發展成果不斷擴大,2017年以來共承接北京轉移項目47個,總投資218.97億元。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進,大廠創新突破、加快發展的條件愈發成熟。2024年,該縣成功引進25個北京疏解產業項目;第六次承辦北京通州與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會,現場簽約項目20個,意向投資額81.86億元;會上成立通北示范區發展聯盟,該縣國宏置業有限公司、河北力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2家企業成功入選。
乘勢而上開新局,凝心蓄力再出發。今年,大廠計劃全年對接北京市委辦局、各類商協會30次以上,高端企業260家以上,力爭新簽約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60個以上,完成簽約投資額100億元以上,推動更多項目在大廠布局、更多資源向大廠延伸、更多成果在大廠孵化轉化產業化,打造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強磁場”。
潮白河畔景象新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實現京津冀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大廠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依托潮白河生態廊道建設,深度融入區域生態協同治理,持續推動聯建聯防聯治,交出一份“天藍、水清、地綠”的亮眼答卷。
大廠地處北京市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中心地帶,為協同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進一步提升治水效果,該縣積極對接溝通上下游、左右岸,確保國省考斷面水質達到標準、持續改善。同時,高標準提升縣域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標準,新改擴建的4座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出水已全部執行京B標準,總設計處理能力由原來的2.6萬噸/日提升至5.5萬噸/日。
“縣城再生水廠于2022年新改擴建完成,服務范圍為大安街北側縣城片區,采用改良A2O工藝,保障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為區域生態協同治理作出積極貢獻。”大廠回族自治縣信開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縣城再生水廠副廠長牛志朋說。
從“持續向好”到“藍天常見”。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大廠與北京市通州區統一部署、聯防聯控,每日比對分析數據,嚴查不落實減排措施、設施不正常運行等違法行為,推動大氣污染聯防聯治。
“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我們持續深入開展企業減排措施落實情況檢查,幫扶指導企業開展污染防治問題自查,對發現的輕微免罰問題進行現場交辦、督促整改,對重大環境違法問題依法依規立案查處。同時,充分利用分表計電系統、在線監控等非現場手段,及時篩選問題線索,精準開展執法檢查,為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保駕護航。”市生態環境局大廠回族自治縣分局執法中隊隊長張寶康說。
大廠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貫徹落實《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產業政策,嚴格產業準入管理,推進產業綠色升級,以綠色轉型賦能高質量發展。
來源:廊坊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