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家醫保局
半年“就診”300次,甚至驅車30公里,風雨無阻去“看病”?到底怎么回事?
中醫館虛假診療,騙保超1200萬元
7月3日,上海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警方嚴打醫保詐騙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其中,警方搗毀了一個以定點醫療機構為主體的醫保詐騙團伙,上海市兩家民營中醫館2年內開出5萬條記錄,騙保金額超1200萬元。
警方發現,上海逸養中醫醫院的醫保報銷記錄中存在大量重復開藥與理療項目,且參保人員每12天或24天就會出現類似的就診記錄,但大多數參保人員未實際到醫院就診。警方推測該醫院存在虛假診療、串換藥品騙取醫?;鸬闹卮笙右?,隨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
偵查發現,9名開藥記錄異常的人員中,趙某是上海逸養中醫醫院的在職員工,他及其配偶只有40多歲,半年內就診超過300次。此外,趙某每周還會帶著一些鄰居開車前往30公里外的上海逸養中醫醫院及上海三針堂中醫館就診,半年來行程幾乎從不間斷。
專案組還發現,同一時段實際就診僅2—3人,就診記錄卻顯示有10多次,顯然存在黃牛帶診、虛假診療騙取醫保的違法犯罪行為。
警方在上海逸養中醫門診部查獲大量虛假診療的診療單,圖:上海市公安局
據偵查,兩家中醫館管理層工作人員還通過串換藥品,私吞黨參、鹿茸等貴重藥材,或為黃牛帶來的參保人員開具價格高達600至1000元的名貴中藥后,通過自己名下的飲片制藥廠給參保人員寄送極低成本的湯劑,以此留下快遞記錄防止被查。
民警很快摸清了犯罪團伙的組織架構和運作模式——團伙成員聯合兩家民營中醫館股東、高管,通過威逼或誘導方式指使醫院職工虛假診療,再聯合“黃牛”帶領參保人員掛號、配藥,然后通過制藥廠串換藥品等手段,騙取醫保基金。
倒賣醫保配藥牟利
近3萬盒藥被藏出租屋
近日,上海徐匯警方成功搗毀一個通過醫保配藥并非法倒賣牟利的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查獲涉案藥品價值超過120萬元。經查,陳某等人在2月至3月間多次從不同參保人手中收藥,并將藥品轉售給滕某。
三級收藥人陳某向不同參保人收取大量藥物。圖:上海市公安局
滕某將收來的藥品轉手賣給上一級“中間商”周某、於某。兩人將藥品分揀、打包后發貨至外省市診所和藥房,構建起收購、販賣、轉運“一條龍”的非法產業鏈。
2025年6月10日,警方在周某、於某、滕某的出租屋等住所中查獲涉案藥品共100余箱、近3萬盒,種類涵蓋速效救心丸、通心絡膠囊等百余種常用藥品,總價值超過120萬元。
民警在滕某住處查獲涉案大量藥品。圖:上海市公安局
目前,周某、於某等12人已被徐匯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涉案的配藥參保人員后續將由醫保局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罰,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打擊騙保,7月起買賣藥必掃碼
7月1日起,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藥品時,必須按要求掃藥品追溯碼后方可進行醫保基金結算。
藥品追溯碼是每盒藥的“電子身份證”,若同一碼被多次掃碼銷售,可能存在假藥、回流藥等問題。7月1日后,無碼藥品將暫入“無碼庫”,仍可醫保結算;但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醫藥機構必須全量上傳追溯碼,無碼藥品醫保不再報銷。
在探訪線下藥店時,多位連鎖藥房藥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一個藥品,它就是有一個固定的唯一的碼。不可能每個店不掃,查出來罰店也罰得很嚴重的?!?strong>一藥一碼的管理追溯機制重點打擊騙保行為,包括參保人將醫保藥品低價轉售他人、藥店二次銷售藥品以及串換銷售行為。
國家醫保局提示消費者,若掃碼“查詢到有2次及以上的銷售信息”,則說明此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