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暮色四合,華燈初上,一場場沉浸式演出在徽州府衙上演,三十余位年輕演員盡心演繹的古老徽州故事,逐一呈現在八方來客前。
從《率土歸唐》的汪華歸唐史詩,到《墻里門》的許村歷史秘辛,不同的古建筑地點有不同的劇情表演,一步一景皆是戲,光影流轉間看盡徽州人的風雅日常。
7月4日晚9:20,《文旅融合 千姿百態》系列節目第九期——徽州府有戲,安徽衛視播出,讓我們一起走進《徽州府有喜》。
·《徽州府有喜》從《許村有喜》發源
要說《徽州府有喜》,還得說說《許村有喜》。主理人孟成曾因工作與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莊結緣。許村,歷史上出過48位進士、53位舉人、一名狀元,還有末代翰林許承堯。近代更是出現了一門五博士、一村五院士、一家三代北大畢業生的輝煌成就。
“我一開始想在這里給自己弄一個養老的地方,但也還是希望它能產生一定的價值。于是,我想到做出差異化,做一個帶演出性質的地方。”就這樣,孟成從體制內辭職,深入挖掘許村歷史文化故事,打造了沉浸式劇場《許村有喜》。也正因《許村有喜》打響了知名度,而被當地政府引進到了徽州古城。
·從徽文化出發 文旅融合講述徽州故事
“我們許村有一個特別感人的故事,叫墻里門。明朝,許村一位官宦人家的媳婦,二十歲就開始守寡了,五十二年一直在里屋,沒有出來過,還把孩子培養得非常好,官至觀察第。老百姓覺得她太了不起了,就想要給她豎個牌坊。但她堅決不豎牌坊,而是要把圍墻拆了,讓出家里的井,給村民使用。那個井叫福泉井,到現在水還是很清的。”
在聽完許村村民們的講述后,孟成和團隊講這個真實故事改編為沉浸式演繹《墻里門》,不僅展現徽州女性敢于突破傳統的偉大精神,更是彰顯徽州文化的獨特魅力。
“雖然說都是有喜,但是徽州府有喜的選材是立足于整個徽州地區的。”孟成和團隊隨后又創作改編多個精彩劇目,如《率土歸唐》、《徽班》等。并融入徽州地區的各種非遺項目,魚燈、跳鐘馗等。
·沉浸式體驗 讓觀眾身臨其境
《徽州府有喜》不僅僅是一場演出,更是一次沉浸式體驗。觀眾不僅可以觀看演員們的精彩表演,還可以參與到演出中來,與演員們互動、共舞,共同感受徽州文化的獨特韻味。
“不管是從距離也好,或者是臺詞,或者是肢體動作來也好,我們都會盡全力的把觀眾也帶入到我們表演的過程中,其實觀眾也是我們演出的一個部分。”《徽州府有喜》的演員如是說。
孟成認為:“我們的演員們不僅具備專業的表演技能,更有著臨場應變的能力和及時的換裝技巧。他們不僅扮演著劇中的角色,也充當著管家和領路人的角色,引領著觀眾們一步步走進徽州的歷史深處。”
·業態升級 打造徽州十二時辰
為了讓游客在徽州古城有更多的體驗,孟成和團隊還做了一些業態升級。比如老爺咖啡里的盲盒演出、文創店里的特色產品等,都讓游客在品味徽州文化的同時,享受到更多的樂趣和驚喜。
未來,他們還將聯合本地行政單位,把徽州古城變成徽州的十二時辰,讓《徽州府有喜》成為徽州古城的一張亮麗名片。
·從有喜到有戲,徽州古城未來可期
《徽州府有喜》,不僅僅是一個主題,更是一份對徽州文化的熱愛和傳承。孟成相信,隨著他們的經營和發展,《徽州府有喜》將會變成“徽州府有戲”,讓這座城成為一座沒有屋頂的戲劇之城。
7月4日晚9:20
安徽衛視
徽州府有戲
|文旅融合 千姿百態系列節目
敬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