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減重實在是太難了,甚至“越減越重”。其實減重本身并不難,難的是能否下定決心,堅持科學的方法。
為什么體重容易反彈
許多人在減重過程中,體重會出現反彈,甚至越減越肥。這是因為體重管理不僅是生理調節,更涉及心理和行為自律。良好的體重管理需要長期努力,不能指望短期速成。
體重管理會經歷不同階段。對于體重過輕、營養不良者,體重管理可分為:體重增加期、體重減重期和體重保持期。
對于超重或肥胖者,通常包括體重減重期和體重保持期。大部分超重或肥胖者需要經歷“減重期”到“保持期”。一般來說,科學管理3到6個月可見到明顯變化,6到12個月可實現持久穩定的健康體重。
體重的變化是內心信念和健康生活理念的外在表現,科學減重的過程需要遵循醫學規律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良好的體重管理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餓的時候最怕“饑不擇食”
減重期間有饑餓感是很常見的現象,科學對待饑餓感,是堅持減重的關鍵。饑餓時,不必硬撐,也不用擔心少量進食會影響減重效果。可以少量多次,細嚼慢咽地吃一些低熱量、易產生飽腹感的食物,如蔬菜、小塊水果等。比如感覺餓時,可以先吃一小口香蕉,慢慢咀嚼,待饑餓感減輕后就可以停下,剩下的可以等到下次餓時再吃,這樣既有助于控制熱量,也更容易堅持。
在減重期,一天中可能會存在很多饑餓的時候,可以提前備好水煮雞蛋、黃瓜、番茄、牛肉等低熱量食物,防止“饑不擇食”。如果在家里吃飯,可以在吃之前決定好要吃的量。如果在外面進餐,可以控制點菜的量,以免在吃的過程中控制不住自己。
減重期間要堅決避免高熱量零食和含糖飲料。如薯片、糖果、巧克力、蛋糕等,這些熱量密度高的食物非常容易讓努力功虧一簣。含糖飲料(如碳酸飲料、奶茶、加糖咖啡、運動飲料)同樣如此,減重期應完全避免。
水果雖健康,但有些含糖量和熱量較高,比如香蕉、葡萄、荔枝和芒果。如果控制不好,容易攝入過多熱量,影響減重效果。建議減重期選擇糖分較低、個頭較小的水果,如草莓、柚子、圣女果、獼猴桃等,并控制每日總量。
運動后不能“想吃就吃”
很多人認為,只要多運動,就可以不在意吃多少,這其實是個誤區。一般成年人(體重60到70公斤)進行一小時中等強度的慢跑,大約會消耗450到600千卡,一小時高強度間歇訓練可消耗600千卡甚至更多。但大多數日常運動每小時只能消耗約400到500千卡,且很難長時間保持高強度。
舉個例子,如果運動后喝下一瓶飲料,再加上一頓正餐,運動消耗的熱量很容易就被“吃回來”,甚至超過消耗,導致體重不降反升。因此,無論在運動期間還是運動后,都要注意控制總熱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