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被這樣的畫作打動:它們仿佛是透過柔和的濾鏡,捕捉了日常生活中親密而短暫的瞬間,充滿了細膩的情感和詩意?今天,我們來聊聊這位法國印象派的先驅者和核心成員——貝爾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1841-1895)。
她不僅是少數幾位在印象派展覽中頻繁亮相的女性藝術家之一,更以其獨特的視角,將女性的家庭生活、母女親情和私密空間,以輕盈、流動的筆觸呈現在畫布上,為印象派增添了一抹獨有的溫柔色彩。
莫里索的畫風極具個人特色,完美融合了印象派對光線和色彩的關注,以及她作為女性藝術家的獨特視角。莫里索的作品主題大多圍繞著她自己的家庭成員、朋友和日常生活展開。
她描繪室內場景、母親和孩子、花園、以及女性的梳妝、閱讀或沉思的瞬間。與她的男性印象派同行們描繪咖啡館、歌劇院等公共場所不同,莫里索的作品充滿了私密性,展現了19世紀末法國女性日常生活的細膩與情感深度。
輕盈、流動的筆觸:她的筆觸是印象派中最具辨識度、也最自由的之一。莫里索的筆觸常常是松散、跳躍且充滿動感的,營造出一種即時性和自發性。這種“未完成”的感覺,恰恰捕捉了光線和氛圍的瞬息萬變,也賦予了畫面一種空靈和輕盈感。
莫里索善于捕捉自然光線在室內或室外物體上形成的微妙變化,尤其是透過窗戶灑入的柔和光、或是戶外明亮而清新的光。她的色彩通常是明亮、純凈且富有光澤的,偏愛柔和的粉色、藍色、白色和綠色,這些色彩的組合讓畫面充滿luminous quality,仿佛光線在畫布上跳躍。
莫里索的構圖常常打破傳統,受到日本浮世繪和攝影的影響。她有些作品將主體放置在畫面的邊緣,或者采用俯視、仰視等非常規的視角,使得畫面更具現代感和自然感,仿佛是無意中捕捉到的快照。
貝爾特·莫里索于1841年1月14日出生在法國中部城市波日的一個富裕家庭。她的父親是高級政府官員,家族中有藝術背景(祖父是洛可可畫家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莫里索和她的姐姐埃德瑪從小就接受了嚴格的藝術教育,她們的母親支持她們的藝術抱負。
她師從風景畫家學習戶外寫生,柯羅的指導對她早期作品的清新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1864年,莫里索首次在巴黎久負盛名的官方沙龍展出作品,并連續十年獲得認可。
1868年,莫里索結識了,兩人成為摯友并相互影響。馬奈曾多次以莫里索為模特作畫,而莫里索則被認為影響了馬奈對戶外繪畫的興趣和畫風的明亮化。
1874年,莫里索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她拒絕繼續參加官方沙龍,轉而加入了由克勞德·莫奈、雷諾阿、德加等藝術家組成的“無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協會”,并參加了他們的第一次展覽。這個展覽后來被評論家戲稱為“印象派”展覽,也因此,莫里索成為了印象派運動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參加了八次印象派展覽中的七次的女性藝術家。
同年,她嫁給了馬奈的弟弟尤金·馬奈,這段婚姻為她提供了社會和經濟上的穩定,讓她得以繼續追求繪畫事業。他們的女兒朱莉·馬奈(Julie Manet)也經常出現在莫里索的畫作中,成為她描繪母女情深和童年世界的靈感來源。
盡管在當時社會對女性藝術家的限制重重,莫里索仍然堅持自己的藝術道路。她的作品在生前就獲得了認可,并有不錯的銷量,甚至曾被法國政府購買。
1895年3月2日,貝爾特·莫里索因肺炎在巴黎逝世,享年54歲。
來源:油畫世界 (ID:ArtYouhua),轉載請注明。
聲明:本文所使用的文字、圖片及音視頻等內容,僅為學習分享與學術研究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