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香港消費者對“供港”產品的認可度持續攀升。
無論是乳制品、蔬菜,還是肉類、茶葉,只要貼上“供港”標簽,似乎就自帶高品質光環。
目前,香港市場90%以上食品由外地提供。而追根溯源的話,香港的第一大食品供貨商就是內地!
圖源:香港文匯報
從蔬菜、水果,到生鮮、肉類,幾乎是全品類覆蓋,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多!
就單單拿深圳口岸來說,每年輸入香港的水果能有約20萬噸!
圖源:香港01
而且,內地對于“供港產品“的把關是十分嚴格的!
內地專門建立了一批供港高標準生產基地,比如供港蔬菜基地的選址,都是很有講究的。
通常都會選在無污染、少開發的原生態地區。就為了確保供港食品蔬菜的穩定供應和品質安全。
圖源:香港文匯報
而且,供港食品有自己獨立的監管體系,主要由出入境檢疫部門監管,集中資源和人力檢驗。
之前有一張圖特別火,一顆青菜想要從內地進入香港超市,要經過6道檢測的層層把關:
圖源:網絡
從1962年開始,內地就為香港開通了食品運輸專用列車(史稱“三趟快車”)。自此,內地就一直向香港輸送農產品,更是60年如一日的高品質!
然而,隨著市場的火熱,一些不法商家也開始渾水摸魚,打著“供港”旗號售賣假冒偽劣產品。
那么,消費者該如何辨別真假“供港”產品呢?
供港商標≠供港品質
“供港”這一詞匯,原本是指供應香港的產品,由于香港對食品安全的嚴格要求,“供港”逐漸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圖源:香港食品及衛生局
然而,隨著市場的發展,“供港”已被注冊為商標,并不代表所有標有“供港”字樣的產品都實際供應香港市場。
甚至有企業為了爭奪“供港”商標,不惜對簿公堂。例如,晨光乳業成功注冊了“供港”商標,并在與溫氏乳業的商標糾紛中獲得勝訴。
圖源:鳳凰網
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不能僅憑“供港”字樣判斷產品的真實性。
辨別指南
01
查驗官方認證與資質
真正的“供港”產品通常具備權威機構的認證。
例如,G-Mark(供港食品標志)是香港認可的食品安全認證標志,企業需通過嚴格的審核流程,包括實地考察、抽樣檢測等,才能獲得該認證 。
圖源:HongKong G-Mark官網
消費者可以通過G-Mark官網查詢產品的認證信息,以確認其真實性。
02
核對產品包裝與標簽
1.條形碼:查看產品的條形碼,例如,內地生產的產品通常以“69”開頭,而香港的產品可能以“489”開頭。
如果條形碼與產品標稱的產地不符,需提高警惕 。
圖源:網絡
2.生產信息:核對包裝上的生產企業名稱、地址、備案號等信息,并與官方渠道提供的信息進行比對,確保一致。
3.認證標志:查看包裝上是否有G-Mark等權威認證標志,并確認其有效性。
03
關注價格與銷售渠道
真正的“供港”產品由于生產成本和認證費用較高,價格通常不會過低。如果某產品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平均水平,需謹慎對待。
此外,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如大型超市、官方旗艦店等,避免通過不明渠道購買可能存在風險的產品。
想吃得安心、買得放心,還是得動點小心思。下次去超市前,記得把這篇文章翻出來瞄一眼,別讓“供港”兩個字被白白利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