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蘇超“鹽水鴨”對戰“大閘蟹”之戰就要打響,除了賽事本身,還有不少網友將關注點“歪”到了雙方的代表性美食上。可惜,這個季節大閘蟹還未長成,僅有“童子蟹”六月黃可供嘗鮮,流脂狀的蟹黃難以滿足“老饕”的胃口。
六月黃千萬不要蒸著吃
十月吃母蟹,此時母蟹肉質鮮嫩,半流黃半硬黃,早了則蟹黃都是流質,遲了則蟹黃變硬影響口感;十一月吃公蟹,此時公蟹肉質半滿,蟹膏肥美,早了則膏不夠多,遲了則蟹膏會過于粘牙。這些規律,喜歡吃大閘蟹的人都知道,即使最佳吃蟹時間隨著每年氣候不同有所提前或延遲,但基本上吃鮮活大閘蟹的時段就框定在9-12月。如今是7月,能吃到大閘蟹嗎?還真有,只不過是大閘蟹的“童子軍”——六月黃。
所謂六月黃,是指脫殼3次的幼蟹。大閘蟹的成長過程中,每長大一些,就要脫去舊殼,換一套更適配的“房子”,一生要脫殼十幾次,從幼蟹到成蟹過程中也要脫殼5次。六月黃正式幼蟹到成蟹的“中間體”,此時的蟹個頭較小,殼薄、肉嫩,已經有了一些膏黃,但還比較稀,熟了也是流質。
在盒馬鮮生,已經有少量的六月黃售賣。記者看到,出售的六月黃分一兩半左右和二兩左右兩種規格,一兩半左右的每只售價10.9元,二兩左右的每只售價19.9元。可能考慮南京本地人對六月黃的喜愛程度一般,所以上架數量不多,一般到傍晚就快要售罄了。
對于六月黃,有人很喜歡,也有人從來不買。它的優點是鮮味已經比較足了,殼比成蟹薄,肉質更為細嫩,缺點則是蟹黃還未成型,沒辦法享受大閘蟹最為精華的部分。此外,由于此時的大閘蟹性腺還未發育成熟,用常規清蒸的方法口感微苦,一般推薦炒年糕、香辣蟹等爆炒的方式制作,用佐料彌補風味的不足。
除了六月黃夏季還有它們
夏季吃不上鮮活大閘蟹,但還有很多備選項,比如醉蟹。醉蟹分為生熟不同做法,蘇州等地是花雕熟醉的做法,每年秋冬季大閘蟹大量上市的時候,用飽滿母蟹和陳釀花雕制作,鮮、甜、咸以及酒香搭配得恰到好處,吃起來滿嘴流油。工業罐裝的熟醉蟹冷凍狀態下可以保存一年,能彌補春夏吃不到大閘蟹的遺憾。鹽城、南通等臨海地區則有生醉海蟹的做法,生醉的保質期一般要短一些,且一般要加入白酒起到殺菌、去腥作用,沒吃過的人不一定能適應這種味道,想嘗鮮的話第一次建議少買一些。舟山、寧波一帶的紅膏熗蟹較為有名,也是采用生腌的方法,選用有紅膏的梭子蟹制作,同樣,不習慣生食海鮮的朋友第一次未必能習慣,可以蘸些米醋汁來調和味道。
眼下是東海海域的休漁期,市場上買不到國產的梭子蟹等海鮮,不過進口的螃蟹也有不少。帝王蟹、面包蟹等價格較高,但東南亞產的青蟹、蘭花蟹等售價二三十元一只,個個鮮活,買回家嘗嘗鮮還是不錯的。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麗媛
校對 胡妍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