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熱浪天氣持續影響,當地時間7月2日,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紛紛報告人員死亡。
西班牙已經歷了歷史最熱的6月,平均氣溫為23.6℃。在法國,法國能源部長阿涅絲·帕尼耶-呂納謝2日表示,該國有2人死于“與高溫有關的疾病”,另有300多人送往醫院接受治療。在意大利,2名男子周三在意大利撒丁島的海灘去世,撒丁島近幾日氣溫超過40℃。
歐洲的空調普及率的確低得讓人驚訝,但背后的原因倒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氣候、文化、法規和能源共同編織的一張網網住了歐洲人。
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數據,歐洲家庭空調整體普及率大約只有20%左右,遠低于美國的90%或中國的60%左右。
德國、法國、英國這些發達國家,空調擁有率甚至不到10%。西班牙和意大利稍高,但也沒超過40%。這么低的數字,在動不動就40度的夏天里,顯得格外扎眼。
歐洲人過去,根本不需要空調。倫敦7月平均氣溫才23.5度,超過30度的日子一年也沒幾天。
德國氣象局就統計過,每年高溫超過30度的天數平均10天。這種天氣再熱,忍幾天就過去了,裝空調顯得小題大做。
但現在不一樣了,熱浪越來越頻繁,2022年歐洲熱浪導致6000多人死亡,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有1700多人喪生。
空調在歐洲貴得離譜。一臺普通空調幾百歐元不算啥,但安裝費能貴到讓你懷疑人生。
法國裝一臺空調要2000歐元,瑞士甚至高達7萬人民幣。西班牙稍便宜也要大幾百歐,問題是它最低工資才1100歐元。
歐洲的電價也不便宜,意大利一度電2元人民幣,法國1.5元,德國今年還漲了20%-30%。
歐洲很多國家的人工費非常貴,比如德國最低時薪今年已經漲到了12歐/小時,那些擁有特殊技能的技工/藍領在歐洲更貴,賺得絕對不比辦公室的白領低。
以上這些因素,無非也就貴點,但你以為有錢就能裝?太天真了,還有一堆坎要過。
歐洲很多地方裝空調得整棟樓鄰居簽字同意。巴黎要求空調外機必須藏起來,倫敦甚至要求偽裝成假石頭。
西班牙一些老城區直接禁止安裝外機。預約安裝師傅得等幾個星期,等裝好了,夏天都過去了。
歐洲人骨子里對空調有抵觸。他們覺得空調不環保,還會讓人生病。
意大利政府要求公務員空調溫度不得低于27度,西班牙也有類似規定。
瑞士2013年就禁用含氫氟碳化物的制冷劑。裝空調可能被鄰居白眼,覺得你自私不顧地球。
歐洲大部(南歐除外)緯度高,像德國晝夜溫差高(12度以上),大熱天到了晚上還是比較涼快的。另外歐洲的許多老房子本身就有降溫設計。英國近半房屋建于1980年前,石墻厚實,升溫慢。
德國新建住宅隔熱性能極佳,外墻傳熱系數低至0.22 W/m2·K。地中海地區流行實心木板百葉窗,白天關窗拉簾,房子像堡壘一樣涼快。
只是這些設計,在這些年近40度的高溫下失效了,厚墻反而成了儲熱器。
高溫帶來的災難不只是熱死人。英國機場跑道融化,火車軌道變形導致停運。
法國森林大火燒毀2萬公頃林地,意大利古跡面臨崩塌風險。農業損失高達30億歐元。
沒有空調,歐洲人只能跳噴泉、擠河道,甚至給窗戶貼錫紙降溫。
熱浪逼得歐洲人開始改變。意大利空調普及率接近40%,西班牙塞維利亞達到70%。海爾空調在意大利銷量增長三倍。
歐盟預計到2050年,空調數量將從1.1億臺增加到2.75億臺。法國撥款10億歐元給養老院裝空調,西班牙放寬歷史建筑安裝限制。
那因此導致歐洲的電夠用嗎?目前看還行,但大規模裝空調肯定會帶來新問題。
空調耗電巨大,一臺普通空調夏季兩個月用電500度,德國電費漲到0.4歐元一度,每年光空調就得花好幾百歐元。
如果普及率翻倍,電網壓力會劇增。歐洲正在推廣變頻空調和太陽能空調,但短期內難以解決能源消耗問題。
要環保還是要舒適,歐洲人正在艱難抉擇。歐洲記者曾諷刺,我們一邊指責美國人無節制用空調,一邊自己沖涼水降溫。
西班牙街頭搖扇老人和咖啡館吹空調的年輕人,折射出高溫下的社會裂痕。真正的發達,不該讓人在環境和生存之間二選一。
氣候變化不會等人,歐洲人的堅持,在日漸頻繁的熱浪中顯得越發的蒼白和毫無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