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4日訊(編輯 牛占林)據全球金融數據提供商Dealogic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倫敦IPO融資額至少降至三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這引發了人們對英國作為全球資本中心吸引力逐漸減弱的質疑。
具體來說,在2025年上半年,倫敦證券交易所的IPO活動非常疲軟,僅有5家公司在這一時期完成上市,總共募資1.6億英鎊,這是Dealogic從1995年開始收集數據以來,上半年IPO融資額的最低水平。
實際上,即便是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2009年上半年仍有兩家倫敦公司進行了IPO,籌集了2.22億英鎊。
今年到目前為止,倫敦最大的IPO是專業服務公司MHA的上市,籌集了9800萬英鎊的資金。
此前很多企業都愿意在倫敦上市,因為這里金融體系發達,資金充裕。但現在,IPO數量大幅下降,使這座城市越來越難以保持其作為全球資本首選目的地之一的榮耀。
而根據專業服務巨頭普華永道的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英國的IPO收益降至1億英鎊,低于去年同期的3億英鎊。
據悉,今年很多企業原本計劃在倫敦上市,但最后都改變了主意。據報道,時尚電商Shein在放棄了在倫敦上市的計劃后,正在計劃在香港上市。而由嘉能可支持的金屬投資公司Cobalt Holdings上個月確認,它已經取消了在倫敦上市的計劃。
麻煩不僅局限于新的上市公司,今年6月份,英國金融科技巨頭Wise宣布將其主上市地點從倫敦遷至紐約,尋求更好的流動性和投資者基礎,制藥巨頭阿斯利康也計劃在紐約上市。
如果阿斯利康真的離開倫敦,勢必在金融界引發地震,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引發更多企業效仿。
Wise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Kristo Kaarmann此前表示,此舉將有助于提高該公司在美國的知名度,同時讓公司更好地進入“世界上最有深度、最具流動性的資本市場”。
與此同時,今年前六個月,美國市場共進行了156宗IPO,籌資總額達283億美元。在香港市場上,上半年共有43只新股上市,募資合計1067億港元(約合136億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不過,Mergermarket股票資本市場主管Samuel Kerr認為,盡管英國股市一段時間以來一直籠罩在負面新聞的陰影之下,但倫敦的前景可能會更加光明。“我們看到,在經歷了數年的改革以及美國監管和政策方向存在更廣泛的不確定性之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新考慮在倫敦上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