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兩天感覺朋友圈都在刷一件事——就是特朗普一邊跟普京打電話,一邊轉頭又和澤連斯基連線。說實話,這戲碼要擱美劇里拍得夠嗆有懸疑感,但是真發生在現實中,味兒就不一樣了。咱今天是2025年7月4號啊,還熱乎著的新鮮事。
這一輪操作怎么回事?先給大家理理時間線:
7月3日,也就是昨天,特朗普(現在美國總統)和普京(那邊的俄羅斯總統)剛通完電話。據美國媒體報道,這是他今年第六次跟普京通話。電話內容嘛,看起來還蠻“坦率”,但說白了,關于烏克蘭問題其實沒啥進展。特朗普自己都說“很失望”,放在推特上的話就是“NOT HAPPY”。
結果沒過24小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宣布:和特朗普打了電話。烏克蘭的總統府主任葉爾馬克還特意出來說,這次總統級對話“極其重要”“信息量很大”,而且過會兒有官方細節發布。
你琢磨琢磨,這前腳還跟俄老大說了“中東、烏克蘭、雙邊關系”,后腳就給烏克蘭總統打過去。為啥?是巧合嗎?還是必然?我有幾個觀察,您聽聽是不是有點意思。
三方電話,特朗普想干嘛?
在我看來,特朗普最近的動作有點像在演“老好人”——表面上對著俄烏雙方都遞橄欖枝,實際上試水各方底線。特別是這次電話,尷尬就尷尬在,他和普京剛聊完沒幾個小時,烏克蘭就遭遇了今年最大規模的無人機和導彈襲擊。大晚上的基輔卻大火沖天,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說,這像不像是一種下馬威?
有點繞,但你要是說特朗普看不明白?那是不可能的。我琢磨著,這電話順序背后,其實是純正的交易邏輯:美國想要穩住俄羅斯,然后再跟澤連斯基通話試探他的底線和應變能力。
通話內容,到底蒙著誰?
官方嘴上都說得很嚴肅,沒細節。但有意思的是,烏克蘭這頭連連放話,說“非常重要”“很有成果”。美方這邊,媒體更多是在渲染特朗普的不滿和“對烏武器供應暫停”。這就怪了,你一邊叫板普京說“我們沒談攏”,一邊又讓烏克蘭保持樂觀?
說個段子吧,我有個在波蘭做NGO的朋友,昨天凌晨就和我吐槽:“你不覺得這根本像大人吵架、小孩勸架,但周邊全是火藥味嗎?”歷史上美俄之間“隔空喊話”,然后利用烏克蘭做中間緩沖區,這套路可不是第一次了。
中東局勢是幌子,還是籌碼?
據美國媒體(比如Washington Post、NYT)和俄羅斯媒體報道,這次普京-特朗普通話,除了烏克蘭問題,還著重提到了中東局勢。表面上這是公務中的“順帶提兩句”,但我有個大膽的猜想——很大機會,這是拿中東這個籃子當談判杠桿。把這里攪渾一些,無論俄干涉敘利亞問題,還是美搞中東片區,都能反過來影響烏克蘭談判進程。
你說是不是這么回事?美俄其實都拿著幾副牌互相試探。
說句可能不太恰當的:整個流程讓我想起小時候家里吃餃子,鍋里那幾個最后撈出來的,經常不是“壓軸大餡”,而是被大家遺忘的冷餃子。美俄歐三方在烏克蘭問題上來回打電話、談條件,澤連斯基本身的位置說白了就像那個“冷餃子”,誰都不想讓他掉隊,但也不想讓他徹底翻鍋。現在這場戲,未來幾天恐怕還會有新劇情。
趨勢預判:局勢還要繼續“電話外交”,談不出大結果
這么看來,別指望一兩天能有“驚天大逆轉”。特朗普的風格,最像一個試圖拆解所有老劇本、但又沒寫完新劇本的導演。普京也不會真把底牌亮給對方,烏克蘭只能見招拆招——每接一通電話,其實都是變相的壓力測試。
你們覺得呢?美國這邊新政府還沒真正穩定,俄烏沖突、歐洲安全構架、武器供應,哪個都不是三言兩語能攤開的。現在是2025年7月4號,這場由電話線連接起來的國際局,好戲恐怕才剛開場。
行了,說了這么多,我是不是想多了?歡迎留言一起錘錘,咱也琢磨琢磨,這戲咱到底該怎么看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