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說明:授權轉載微博大佬:“Arcoboy”,歡迎大家去微博關注這位航空領域大佬,方便日后看到更多精彩分析。
正文開始:
被抽筋剝皮的薩博J35 “龍”式(Draken)戰斗機
這架薩博J35戰斗機如今陳列在奧地利Zeltweg空軍基地的奧地利空軍博物館占地 5,000 平方米的 8 號機庫內,這架編號12(序列號351412)的“龍”式戰斗機2005年4月20日執行完最后 一次飛行任務后退役,一直停放在Zeltweg空軍基地、2005年為紀念奧地利共和國武裝部隊成立50周年,舉辦了一場臨時軍事航空展覽,該系列展品隨后保留至今。并自2012年起作為維也納軍事歷史博物館的分支機構運營
20世紀80年代初,奧地利迫切推進其空軍現代化進程。1983年,瑞典薩博公司(Saab)提交了一份關于提供24架二手改進型J 35D戰斗機的報價。這些飛機先前由瑞典空軍(Flygvapnet)運營。
根據方案,薩博公司將回購這些飛機,并與FFV航空技術公司(FFV Aerotech)合作進行現代化改裝,升級后的型號被命名為Saab 35OE Draken(O= Osterreich,即奧地利;E = Export,出口型),該報價于1985年5月21日被奧地利政府接受。除飛機本身外該合同還包含備用發動機、備件、技術文檔和培訓奧地利飛行員在瑞典的培訓,交易總金額11億瑞典克朗(約合24億奧地利先令)。
1989年7月7日最后三架J35戰斗機抵達奧地利,這也意味著奧地利第一次擁有了超音速戰斗機。
奧地利空軍一直裝備“龍”式(Draken)戰斗機服役至2005年12月,這使奧地利成為最后一個退役Saab J 35的國家。
有趣的是,根據1955年《奧地利國家條約》(Austrian State Treaty,由奧地利政府與法國、蘇聯、英國和美國等盟國簽署)確立的中立地位,奧地利空軍的武器裝備受到限制。1993年前奧地利這些龍式戰機居然真的沒有配備導彈,完全靠配備的2 門 30 毫米阿登機炮作為格斗武器,這在現代空軍中簡直難以想象!
直到 1993 年從瑞典購買了剩余的AIM-9P5“響尾蛇”空對空導彈導彈才第一次具備了真正的“龍牙”(背景原因自己猜不用寫了,否則又是神經病關鍵字審查),不能不說當時出口奧地利的J 35OE保留了攜帶導彈的能力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